有人说读懂上海,从一杯咖啡开始。咖啡馆对上海而言,相当于成都的茶馆。熟悉不熟悉的人喜欢在咖啡馆见面,在这里可以工作可以聊天,甚至可以发呆。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黑石公寓,这家咖啡馆就是由之前的游泳池改造,在这里可以看书可以听音乐,可以待一个下午。

  上海,目前已成为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而在徐汇区,无论是品牌连锁店、精品手冲小店,还是在社区扎根的口袋咖啡馆,总有一款是属于你的。

  市民沈先生:来口袋咖啡可以能看到这里很契合上海海派文化的特点。它有比较大的一个空间,足够地开放。从老人们到小孩都会到这里来,有不同的事可以干。

  口袋咖啡主理人小祺:我特别喜欢徐汇天平这个街区。我想如果能在这个地方开一间咖啡馆多好,整个氛围跟在商场里面开咖啡馆的感觉围完全不一样。近一两年,我观察到有一半的顾客是来找喝咖啡的氛围。(其实在徐汇)任何一个咖啡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咖啡。

  当手捧咖啡杯成为上海街头巷尾一道常见的风景,越来越多人对咖啡有了更多元化的要求,也更关注咖啡豆的品质和产地。

  100COFFEE-CAFE百啡待兴主理人艾纹: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国内对于手中咖啡这个概念还是比较弱的,所以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机会可以开一家店,把国外的一些优秀烘焙商的咖啡豆引进到,让我们国内平时一直喝意式咖啡的小伙伴,可以喝到一些不同产区的单一品种的清咖。平时会有喜欢咖啡的,或者刚刚入门的一些小伙伴到店里来,就坐在吧台位跟我们的咖啡师沟通交流。

  咖啡,越来越成为上海城市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在徐汇区,在淮海中路、武康路方圆500米范围内,就有近40家独立咖啡馆。梧桐掩映下的历史建筑在氤氲咖啡香中,更显时光沉淀。

  走进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上下两层浓缩了两个不同主题的“啡尝特展” 演绎着咖啡文化与海派文化融合发展的前世今生。

  咖啡是一种舶来品。1853年英国人莱维林将它带入上海的时候,被市民称咖啡为“咳嗽药水”。从20年代到30年代,上海街头的咖啡馆数量激增。直到40年代后期,咖啡才开始真正进入上海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露天咖啡摊在上海街头大量出现,1946年7月《铁报》第一版刊登的一篇文章里面写到:现在的上海这一星期,拥挤着街头忽然多起了咖啡摊头,红蓝布条子的蓬,铺上花格子布的毯子。

  策展人 屠悦:摊头上吃咖啡基本用的都是速溶咖啡,摊头边上用的都是煤球炉子,煤球炉子既是烧水来冲速溶咖啡,同时上海人那个时候就知道用煤球炉子来烘两片吐司,把吐司放在煤球炉上烤一烤,涂点果酱,两片两片卖给吃客。

  如果说,百年历史建筑构成了上海的城市轮廓,那么,隐藏在这些建筑之内的咖啡馆,则构成了上海城市基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喧嚣和华丽背后隐藏着的某种沉静和长远,这才是真正的上海。

 

  记者:杨静 林馥榆

  视频摄制:林馥榆

  部分图片资料:上海徐汇、徐汇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