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8月14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通讯员李沁园)红印和蓝印马克思半身肖像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早期版本书影,透射着这本“小册子”穿越百年的真理光芒;用铅笔绘制的陈望道还是未及“三十而已”的年轻模样,一手奋笔疾书,一手拿着沾了墨汁的粽子,“柴屋勤译”的场景被高度还原;右上角,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见证着他在复旦长期工作的岁月和复旦人对老校长故事的代代讲述、对“宣言精神”的忠实传承……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将于8月22日首发

  这枚《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将于8月22日在上海、义乌两地首发,上海首发活动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举行。邮票一套一枚,面值1.2元,由著名邮票设计师李晨设计完成。50*30毫米的方寸之间,“真理之甘”和“信仰之源”登上“国家名片”。

  邮票背后的故事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时勉励他们说,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时间回到100年前。

  1920年3月,陈望道携带《共产党宣言》英译本和日译本秘密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仔细研究翻译《共产党宣言》。他将家里大门西侧僻静的柴房作为工作室,聚精会神地研读着《共产党宣言》,字斟句酌地翻译每一句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陈望道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了平时翻译五倍的功夫,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

  《共产党宣言》全文译稿完成后,陈望道应邀来到上海《星期评论》编辑部担任编辑。他委托俞秀松将《共产党宣言》全译文交陈独秀校阅。随后陈独秀又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文转交李汉俊校阅,陈望道作最后修订。1920年8月,经多方努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这是国内第一个公开正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

  为什么这样设计?

  “为了让画面更为生动和感人,我设计了陈望道一手执笔工作,一手拿着棕子的情景。他微低着头,表情严肃地专注于译稿,吃棕子成为了他下意识地动作。这个场景让人感到他已超然于物外,‘真理’感动和鼓舞着他。柴屋破败,山区早春的寒风肆意蹿进屋来,他浑然不觉。纵是一豆灯火,却如沐万丈光芒。”

  邮票设计师、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李晨熟悉红色经典题材的创作,由其设计的2016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荣获第36届全国最佳邮票奖。受邀设计《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后,李晨详细研读和梳理《陈望道生平事迹展》资料,并对《共产党宣言》内容作了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初步确立了设计方案。“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描绘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工作场景,在方寸间再现《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的光辉历程。”

  邮票正在设计过程中,好消息传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了!李晨备受鼓舞,并在设计中加上了《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形象,让位于上海的陈望道旧居和位于义乌的陈望道故居遥相呼应,延展陈望道先生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也是我们向这位伟人致敬的最好方式”。

  “每个时代都需要信仰,真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在对这枚邮票的设计中,李晨为望道精神而深感震撼。他说:“陈望道先生懂得《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他以忘我的精神,擎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唤醒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春天。我懂得陈望道先生的伟大,愿以画笔表达敬仰,描绘先生风采,帮助人们读懂伟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近距离感受伟人事迹;愿做红色经典的传承者,让人们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铭记先辈功绩,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

  他很期待来到复旦大学,来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来到望老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进一步学习望道故事,感受“宣言精神”,体悟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