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14日开幕,董云虎代表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5日上午开幕,应勇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上海两会大幕正式拉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是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全面施工之年,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交卷之年;更是“十四五”的谋划之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之年,是迈向更大未来的起步之年。在两会现场,上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新片区建设、进博会、营商环境等话题建言献策,为上海新一轮发展谋划新篇章!央广网上海频道15日起推出“两会问计”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六篇《交出90.46分答卷之后,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应该怎么做?》。

  央广网上海1月20日消息(记者王渝新 吴善阳 杨静 周洪 傅闻捷 林馥榆 韩晓余 唐奇云)90.46分!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委托第三方开展满意度测评的得分,测评结果显示,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满意度评估综合得分。

  高分意味着更高的要求,群众也会有更高的期待,高分以后应该怎么做?这成为上海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的问题。

  充分考虑城乡均衡 真正打通文化与市民“最后一公里”

  近期,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组成评估组,对上海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海市对标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开展评估。评估组认为:上海市对标第三批和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东部)标准,全域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全城基本达到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上海已形成“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目标。

  近年来,各类综合文化中心功能不断提升,大大改善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据最新统计,上海现已建成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23个,街镇图书馆216个﹔市、区两级文化馆2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6家﹔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5546个﹔东方社区信息苑311个﹔美术馆89家﹔博物馆131家……

  除了文化设施建到“家门口”之外,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拓展方面,上海也有亮眼表现。针对人群居住结构特点、自然村分散等情况,上海各区积极推动建设介于街镇、村居中间的3.5级“邻里中心、街区中心”,设置村居4.5级“客堂间、睦邻点”等基层服务点。

  在公共文化四级配送体系中,上海还以区域人口为基础进行分配,重点向远郊地区倾斜,着力化解远郊地区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据了解,截至目前,上海远郊地区公共文化内容配送额度占全市配送总量的20.3%,与市区人均配送量的比例为2:1。

  此前民革上海市委在对上海市郊新农村的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上海市郊各镇村在“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创造文化”的公共文化建设目标上,普遍存在各类困难,与市区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差距明显。

  对此,民革上海市委在提交的一件提案中建议,通过提升文化服务产品质量、加强文化服务保障力度、创新文化服务运营模式等举措,补齐市郊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下沉,上海市人大代表、金山区朱泾镇钟楼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彭岚表示她深有感触。她也建议,今后希望可以考虑城乡间均衡、合理布局市级文化设施,并引导优质资源下沉社区。其次应明确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定位和作用,既注重公共文化配送,又注重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促进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把“送菜”变“点菜” 精准绘制老百姓文化服务“需求地图”

  在1月16日举行的上海市人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审议现场,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局长于秀芬在审议前作简要报告时表示,要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有没有”的基础上,重点在“好不好”上下功夫,将政府“送菜”努力变为老百姓“点菜”,把“菜单”和“遥控器”交到老百姓手中,着力提升老百姓的文化体验感、参与度和获得感。

  创建公共文化内容的四级配送网络,是上海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经过数年努力,目前,上海已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根据市民需求,开展配送工作,基本实现了“点单式”“订单式”服务。为加强精准化供给,上海在全市设置了5000余个市民文化需求二维码,形成“需求地图”。

  2019年,上海市区两级公共文化内容共配送文艺演出、文化讲座、艺术教育活动共计3.88万场,文艺指导7.8万课时,电影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0万余场,总受众人次1768万。公共文化内容供给持续向3个远郊地区倾斜,配送额度占全市配送总量的20.3%;持续向基层居村下沉,配送场次数占总配送场次的76%。

 

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市委原专职副主委李栋樑(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如何让“菜单”更合老百姓的“口味”呢?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市委原专职副主委李栋樑表示,鼓励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各社区可以根据地域、历史、以及区域群体特点,系统规划与设计持续的符合本区域特点的活动。

  比如,江宁路街道以历史建筑为切入点,开展的“人文之美”活动等。也可结合市民花园建设,以花文化品牌活动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将传统文化与花文化活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与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文化相结合,设置与花产业相关的技能型、创造性、知识性和体验性活动,使文化活动服务供给更精准,形式内容更丰富,激发更多的市民参与活动和社区共建。

  多方创新合作培养 促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更壮大

  2013年开始,上海在全市层面设立“上海市公共文化从业人员三年万人培训”项目,开启了与知名高校创新合作模式,对全市各级公共文化从业人员进行有主题、成系列、全覆盖专题培训,努力提升其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至今,已举办400期培训、巡讲,累计培训学员3.5万人次,为加强人才队伍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者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这在上海市人大代表、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长陈宏看来非常重要。

  而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王莲华表示,目前科普场馆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中还存在专业化人才不足、社会合作体系不足、经费来源单一等瓶颈制约。

  她希望可以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统筹整合,促进科普场馆与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合作,打通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对接的通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同时,希望在场馆改造、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展教研发等方面加强对科普场馆的政策支持,体现科普与科创的同等重要性。

上海博物馆“金石筼筜—金西厓竹刻艺术特展”现场(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长三角公共文化资源优势互补 进一步强化“江南文化共同体”

  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批重要的国家级乃至在国际上也非常著名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以博物馆为例,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博物馆,以及如苏州博物馆等一大批规模略小但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它们馆藏丰富,尤其以“江南文化”为重点汇集了众多文化瑰宝,极具特色。

  近年,长三角三省一市以江南地区的文化为主题举办的文化活动,可谓精彩纷呈。不过,一些主题和内容显然紧密相关的活动,却未能做到很好的整合、互补,既未能充分展示江南文化的特色与美,也造成观众奔走不暇,无法呈现与加强长三角文化融合一体的自觉意识,很是可惜。

  如何探索创新机制,加强统筹规划,提升文博工作的活力,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是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所关心的。

  对此,上海市政协常委,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表示,应当加强上海与江浙等地,尤其是在博物馆的交流合作,探索切实有效的模式,为构建互通、互联、互补的长三角公共文化体系做出贡献。 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积累,配合展览举办系列学术研讨,形成包括纸质的与数字化的成果,面向大众,既传承了江南文化,又能扩大并强化长三角区域的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编辑:唐奇云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