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法院四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正向全国推广,包括“推行网上立案和司法数据常态化公开、推行全流程网络化办案、构建诉讼服务平台、建立‘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昨天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记者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获悉,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的“执行合同”指标,中国名列全球第五;我国“办理破产”指标大幅提升十位;作为我国主要样本城市的上海,还在“司法程序质量指数”上获得满分18分中的16.5分,排名全球城市第一。

  2019年,上海法院推动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重点抓好与法院工作有关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产权保护等工作。在“执行合同”方面,依法审结涉买卖合同、股权转让、投资贸易等各类合同纠纷38.7万件,维护合同效力和诚信交易;通过提升送达效率、推动缩短司法鉴定周期、加强“数字法庭”建设等举措,降低当事人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时间和成本。

  在“办理破产”方面,设立上海破产法庭,推动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大力推进“执行转破产”工作。全年共审理破产案件750件,同比上升83.4%,一批“僵尸企业”通过破产途径依法有序退出市场;依法办理重大破产重整案件,担保债权人清偿率达100%。

  记者获悉,目前,上海法院四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正向全国推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复制推广借鉴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其中包括上海法院“推行网上立案和司法数据常态化公开、推行全流程网络化办案、构建诉讼服务平台、建立‘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4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