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2月30日消息(记者黄立新 刘涛 王佳爱)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延安宝塔山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山峁上向世界发出第一次呼号:“铛……铛……铛……刚才最后一响是上海时间19点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请记住,我们的频率是波长61米,周率4940千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红色电波从延安发出,这声音划破了硝烟弥漫抗日烽火,震撼民族解放的长空,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了,开启了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图片来自网络)

  周恩来带回苏制广播发射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受到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很难传播到沦陷区和国统区,偶尔有几份边区偷运过去的报纸、印刷品只有极少数人秘密阅读。新华社的文字报道需要无线电台发报、收讯电台抄收、译出,才能成为新闻稿,数量、影响有限。我党在国统区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经常遭到国民党当局的刁难和破坏,无法正常出版发行,许多重要文献、评论、文章和消息,不能与读者见面。

  1940年周恩来从苏联带回的广播发射机 (图片来自网络)

  1939年冬,周恩来赴莫斯科治病期间,与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会谈中,商定在延安建立中共领导下的广播电台。1940年3月,周恩来回国时,将共产国际援助的一台苏制广播发射机拆卸打包空运到新疆,再用汽车经兰州、西安运抵延安。

  有了广播发射机,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指示,周恩来任广播委员会主任,委员会成员有中央军委三局局长王诤,新华社社长向仲华。

  窑洞里诞生人民广播

  延安时期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和家属 (图片来自网络)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编辑部设在清凉山,播音室设在王皮湾,播音室是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土窑洞,没有隔音设备,新华台的同志就将边区生产的粗羊毛毯子挂在门口和墙上以减少杂音,在窑洞里堆上木炭;没有报时器,播音员就用筷子敲磁碗发出“铛、铛”的声音;没有降温设备,技术员在窑洞墙壁上凿方槽填冰块……一切因陋就简、一切为了播出。新华通讯社口播科的3位编辑围着一张四方炕桌编稿,桌中间点着一盏小油灯,他们的鼻孔被油烟熏黑。新闻稿由机要通讯员送到19公里外的王皮湾录音、播出。机要员途中遇到延河支流西河夏天涨水,就要将广播稿用油布包好,顶在头顶泅水过河。艰苦的条件下,延安新华台的同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声音传到了全国各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播音室旧址(央广网摄)

  延安新华台最初每天播音一次2小时,后来增至每天两次3小时和3次4小时。广播内容有国内国际新闻、抗战消息,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解放》周刊、《解放日报》的重要社论和文章,名人讲演、科学常识、革命故事、音乐戏曲等。延安新华台的播音爱憎分明,清脆嘹亮,打破了国民党和日伪对我们党的新闻封锁,在解放区和国统区、沦陷区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成为我党“与敌伪展开空中宣传战”的最重要武器,被称为“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听众心目中“指引航向的灯塔”

  1942年后由于设备简陋,无线电器材缺乏,延安新华台播音时断时续。1943年春,因发射机大型电子管被烧坏,延安台被迫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延安新华台恢复播音,这一天播出的是朱德同志向我党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发布的对日寇全面大反攻的进军命令。

  延安新华台当时曾接到从北平、南京、昆明、重庆等地的听众来信。来自昆明西南联大的一封信中说:“听了你们的声音,就像在茫茫黑夜中见到了灯塔。”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刘善本就是听了延安新华台的广播,对共产党、对民族解放了解增多、认识加深,投向光明。国统区不少收听了延安新华台广播的青年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

  国民党空军上尉刘善本1946年6月驾机起义飞到延安(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广播与党同心与共和国同步

  1949年3月25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在北平播音,194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从此与新华社分离。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国家广播电台。

  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转移路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旧址列入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名单

  2013年受暴雨袭击坍塌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央广网摄)

  2018年7月,陕西省公布《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入选陕西省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名单,成为陕西省第七批省级保护文物单位。

  延安新华台旧址列入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名单(央广网摄)

  陕西省及延安市近年来多次对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王皮湾旧址修缮、保护。特别是2013年延安遭遇百年一遇暴雨袭击后,延安市委、市政府对王皮湾旧址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如今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央广网摄)

  修葺一新的王皮湾旧址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省区市广播电视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等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工程师到王皮湾旧址“寻根”,接受党的新闻优良传统教育。

  王皮湾旧址成为重要传统教育基地(央广网摄)

  79年前,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窑洞里种下初心、点亮灯火,79年来,人民广播电视事业枝繁叶茂,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党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把初心当作恒心,牢记职责使命,与党和人民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力拼搏,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