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清明前夕,革命烈士精神进复旦校园

2019-04-02 18: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4月2日消息(记者傅闻捷)迎接红岩革命烈士“回家”,讲述复旦红岩英烈故事,举办红岩英烈展览,演绎《红岩魂》话剧……清明前夕,“革命烈士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复旦大学校园如火如荼展开。

  王朴烈士之子王继志作为烈属代表发言。(央广网发 慕梁 摄)

  今天下午,“让烈士回家”活动启动仪式暨“革命烈士精神进校园”报告会在复旦大学举行。王朴烈士之子王继志作为烈属代表发言,他表示他的父亲是为了信仰而牺牲,正是复旦大学的教育坚定了他父亲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王朴烈士1921年出身于重庆江北县一个富裕家庭里。他5岁开始读私塾,自幼勤奋好学。中学时代,王朴目睹国家忧患,民族危机,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真理。1944年夏,王朴考入了设在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就读期间,他更加勤奋地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更加坚定了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在复旦期间,他还积极地参加到《中国学生导报》社的工作,成为学校学生运动的骨干。

  1945年,受南方局安排,王朴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办学,并作为地下党工作的据点。1946年,王朴加入了中共共产党,担任地下党重庆北区工委委员,主要负责为党筹措经费。然而不幸的是,1948年6月,因叛徒出卖王朴不幸被捕。1949年10月28日,王朴被国民党公开枪杀于重庆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8岁。

  2014级本科生吴松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作为重庆人,正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红岩精神坚定了他的信念,让他意识到青年人不仅要“读书面对圣贤”,更应“立志胸寸社稷”,要把为更多人解除病痛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复旦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复旦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据不完全统计,复旦师生中登记在册的烈士有50位,包括在抗战期间内迁重庆北碚时学习工作过的师生15位,其中就有费巩烈士、王朴烈士、胡其芬烈士、何柏梁烈士、唐慕陶烈士、张永昌烈士、陈以文烈士、艾文宣烈士、胡作霖烈士、石文钧烈士等10位红岩英烈。他们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和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为“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校地共建基地揭牌。(央广网发 慕梁 摄)

  活动现场,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和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为“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校地共建基地揭牌。现场还开通了复旦大学网上烈士墙,并发布复旦烈士纪念短片《传承是最好的纪念》。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复旦大学档案馆互赠相关文物史料:复旦大学档案馆获赠红岩烈士文物复制品10件、图片资料142件,赠出了复旦红岩烈士学籍信息。

  当天下午,朱军还做了一场有关红岩精神的宣讲报告。红岩馆讲解员刘帅、卢叶、古越组成的红岩故事宣讲团讲述了胡其芬、王朴、陈以文三位复旦红岩英烈的感人故事。

  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和国不会忘记”——复旦大学和上海籍红岩英烈事迹展于前一天在复旦大学光华楼志和堂正式开展,展期15天。往来师生驻足观看,无不为红岩英烈的光辉事迹所打动。

  今晚,根据厉华《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改编的话剧《红岩魂》在相辉堂北堂正式上演。马岱良、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与500多位复旦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话剧以女大学生小周为了完成“狱中八条”的毕业论文,在歌乐山烈士墓采访“11.27”大屠杀的幸存者“张爷爷”为引子,围绕“《挺进报》事件”的发生展开,用五个“温暖”的故事串联全剧,艺术再现刘国鋕、王朴、陈然、小萝卜头、江竹筠等年轻的英雄群像,通过同龄人的视角,让当代青年走进英雄群体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奋斗历程和革命信仰。

  据悉,《红岩魂》话剧将在相辉堂连续上演三天,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式引导复旦青年学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感受红岩精神。

编辑: 韩晓余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清明前夕,革命烈士精神进复旦校园

迎接红岩革命烈士“回家”,讲述复旦红岩英烈故事,举办红岩英烈展览,演绎《红岩魂》话剧……清明前夕,“革命烈士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复旦大学校园如火如荼展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