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垃圾分类新时尚 | 扔垃圾,也可以很时尚

2018-12-04 14:37:00来源:新民晚报

  上周末,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创作的一批颇具特色的分类垃圾桶,亮相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这两天,这些分类垃圾桶成为了小区居民热议的话题之一。

  “垃圾分类,现在已经基本上被小区居民所了解,但是对于居民来说,要真正做到垃圾分类还有一定的难度,其中的原因有许多,此次艺术家带来的这些颇具创意的垃圾桶,无疑给我们日常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何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萍说,“过去垃圾分类,基本上都是我们社区的志愿者进行引导,换成了这些时尚的分类垃圾桶之后,我们发现许多孩子都非常有兴趣,孩子们又带着大人们来进行垃圾分类,我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很有启发,有时候孩子的影响力无疑是很大的。”

  图说:“最后一公里”分类垃圾桶改变了人们对垃圾桶的传统认识。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在何家宅小区內,可以看到两组非常有特色的分类垃圾桶。“ 我们此次有两组作品非常有意思,分别叫‘最后一公里’和‘大地的眼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副主任程雪松副教授介绍,“最后一公里”这组垃圾桶中,明亮的颜色、直观形象的垃圾桶,标有刻度的距离引导线,以趣味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让出门扔垃圾的这个简短的过程变成丰富的体验,让居民开始关注、重视垃圾分类,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新的扔垃圾行为,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环保意识。“我们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探讨垃圾难分类的原因,像科学分类系统和常识认知之间的矛盾、居民家中垃圾筒终端的分类空白、垃圾分拣员的认识教育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能缩短分类的科学标准和百姓的直观感受之间的距离。”

  “大地的眼睛”这组垃圾桶中,一组凸镜“守护”在垃圾桶身边。“垃圾分类的动力在哪里?其实就是来自于人的内心,这组艺术品让人对自我行为产生察觉,进而产生认知,萌生守护大地的责任感。”设计师张一戈说。

  随着越来越多老百姓了解垃圾分类,今天在许多小区,扔垃圾已经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居住在何家宅小区居民张阿姨表示,这些有特色的分类垃圾桶,让我们这些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居民第一次发现,原来扔垃圾也可以成为一件这么有意思的事情,接下去我们更要努力学习怎么样更好把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典型的‘知易行难’,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垃圾要分类,但是真正行动起来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说,“我们希望通过公共艺术活动引发更多人的关注,而在此次的活动,居民的一些建议,比如从垃圾袋开始就开始进行艺术设计、在一个垃圾桶中就可以实现分类等,对于我们艺术家的启发也很大,我们期待着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扔垃圾也成为一件非常时尚的事情。”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方翔

编辑: 韩晓余

垃圾分类新时尚 | 扔垃圾,也可以很时尚

上周末,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创作的一批颇具特色的分类垃圾桶,亮相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在何家宅小区內,可以看到两组非常有特色的分类垃圾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