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上海加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2018-08-11 10:29:00来源:文汇报

  崇明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好、修复好、建设好生态是重中之重。顾勤摄

   崇明区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工作,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崇明经验”。同时,通过党建引领,倡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岛建设,全区群众人人成为生态发展的主角。

   截至去年年底,崇明区设置湿垃圾专项收集车1255辆,湿垃圾专项运输车52辆,新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623座,餐厨垃圾转运点18座,建成运行村级湿垃圾处理点52座,新建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27座。

   崇明区还在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分类收集和运输体系。全区18个乡镇均已建成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并投入试运行,从城乡居民处收集来的湿垃圾通过专用运输车被运往那里,实现湿垃圾处理不出乡镇。

   最西北的乡已实现“定时定点”

   崇明区新村乡,位于崇明岛西北端,濒临长江北泓道,北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启东市隔江相望。这里的村民已经习惯每天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这一做法可以减少污染源、减少硬件设施成本、减少保洁员工作量。去年以来,崇明区已在全境推广定时定点分类投放。

   “定时”是指每天有4小时供村民投放生活垃圾,分别为6时至8时、17时至19时。崇明区还提出,通过合理增加分类投放点,适当延长居民分类投放时间,确保每个小区单元投放时间不少于4.5小时。

   “定点”是指村民需到每个生产小组的垃圾集中投放点扔垃圾。村里会给每户人家配发垃圾袋 (干垃圾袋黑色、湿垃圾袋棕色),保留农户家门口的干湿分类垃圾桶,农户每天依然把垃圾先放入门口垃圾桶,再定时投放到指定地点。集中投放点配置240升的干、湿垃圾桶,设一名志愿者,指导农户分类投放及管理投放点周边的环境卫生。去年,崇明区累计配置分类垃圾桶68.5万只,转运桶1.2万只。

   党员带头参与环境监督和管理

   新村乡首个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点,设在退休教师、党员志愿者黄士英家东侧的一个废弃电表房。黄士英每天早晚都要去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看看,记录邻居投放垃圾的时间、分类质量,对分类不准的居民进行上门劝诫。

   而在新村乡新中村,有四个党小组以此为单位划分了四个片区,由党小组分别进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村干部插到网格中,实现网格实体化运作。每片网格都设有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认领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化管理加强社区党建。其工作涵盖社区治理、社区党建、生态文明建设,党员认领项目包括垃圾分类巡查、环境整治、绿化养护、邻里守望、联系服务困难群众等。

   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向纵深推进,河长制、环长制、生态岗位等新制度、新举措应运而生。村里通过建立督查机制,由党组织对85名党员进行督查,考核达标的党员对河道保洁、林业养护、垃圾收集等岗位进行督查,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分类全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

   崇明区还探索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全流程监管。

   一是推进智慧环卫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建设智慧环卫大数据监督管理系统,通过安装智能监控、智能称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设备,加强对各乡镇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的全流程监管。

   二是通过大数据统计发现,全区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中,湿垃圾占比理论值在40%至50%之间。职能部门以此为标准,对各乡镇收集处置的湿垃圾进行核量,从而确定乡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到不到位。

   今年,崇明区将完成全区397个再生资源服务点、18座再生资源中转站和1座区级集散场建设;加快推进全区6座建筑垃圾中转站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前期手续;实施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处置全覆盖。

   在各方努力下,崇明区生态乡村治理格局已初步形成。(记者 沈竹士)

编辑: 唐奇云

上海加快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截至去年年底,崇明区设置湿垃圾专项收集车1255辆,湿垃圾专项运输车52辆,新改建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623座,餐厨垃圾转运点18座,建成运行村级湿垃圾处理点52座,新建镇级湿垃圾集中处理站27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