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高质量 聚力一体化 | 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打破地域局限 辐射长三角城市群

2018-06-04 09:46:00来源: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新民网】蒋琴(化名)罹患宫颈癌局部晚期,从江苏来沪治疗。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治疗7周后,肿瘤病灶基本消退。她说,“多亏上海引进高精尖技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得益于快速发展的交通网络、合作共建的政策条件、融合贯通的发展模式,上海及苏浙皖正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通过立体化、智慧化的医疗协作网络,为长三角城市群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资料图: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外景。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病患

  地处上海浦东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肿瘤放疗技术,在收治的1300多例患者中,大部分来自外地,其中长三角患者更是超过了六成。三年来,医院一直注重粒子治疗质量与服务的双重提升。为避免外地患者远途就诊往返,医院借助“互联网+”手段,开通“质子重离子患者诊疗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免费远程指导及就诊咨询服务。

  在做好临床收治的同时,医院专家团队持续做好对35例临床试验患者的定期随访工作,从近4年的随访资料看,绝大部分患者的一些轻微不良反应已完全消失;在有效性评价方面,除1位患者因突发脑血管意外离世外,其余患者近4年生存率达97.1%,全部临床试验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1.4%。一位来自丽水的肝癌患者,仅仅经过4次重离子治疗,肿瘤即完全消失,现已经存活3年9个月,仍在田地里做农活。

  资料图: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多边形“治疗舱”内,治疗床六维度调整方向。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之初,就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合作,探索建立临床专家诊疗网络、转院转诊体系等。今后还将充分发挥自身经验及优势,加快长三角地区质子重离子技术的引进,为我国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建设提供经验。

  医联体让医院更有作为

  长期以来,上海的高水平医疗资源始终让周边地区百姓“艳羡”,而在上海的三甲医院病人当中,超半数来自外地,又以长三角病人居多。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上海如何发挥医疗辐射引领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认为,优质医疗资源辐射长三角,可以以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红房子医院牵头成立复旦大学妇产科医疗联合体,从“简单协作”到“联心发展”,拉起一张辐射长三角妇幼保健院的协作网。2014年,红房子医院协助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宫颈疾病诊治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该中心已成为当地宫颈疾病的翘楚;嘉兴市海盐县妇幼保健院危重孕产妇抢救能力迫切需要提高,与红房子医院开展协作以来,其产后出血的预防方式则被作为重点项目在全市进行推广。

  事实上,几年来,上海市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已经多层次、多渠道探索跨地区合作模式,打破地域局限,以不同形式将资源向长三角城市群辐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介绍,仁济医院、宁波二院将与下半年开业的杭州湾医院合作办院,在学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仁济全方位支撑医院运营。此外,即将开业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也将打造“仁济特色”。“多年前,仁济风湿科就与该院签约,每周坚持查房、会诊,多年来的默默付出,让仁济在当地有了好口碑。大家都盼望着上海的医生能多去去!”

  海派中医发挥诊疗优势

  去年,宁波一名26岁小伙子因肛周肿痛在宁波镇海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术后右臀部距离手术切口2厘米的地方却出现了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坏疽,科室立刻通报肛肠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驻派该院的专家、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姚一博。经验丰富的姚医生感觉不妙,火速从上海龙华医院赶往当地,经诊断,这是全球十大怪病之一的——肛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局部组织广泛坏死且极易扩散,死亡率高达33%至72%。姚一博带领1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2个多小时,为其完成手术。术后一周,姚医生一天两次为患者冲洗、灌药、换药,同时24小时局部通氧,结合抗生素和中药,最终保全功能又清除了病灶,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海派中医发挥诊疗优势,不仅解决疑难杂症,更聚焦居民保健养生,将服务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带动居民管理好健康,少吃药、少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海派儿科推拿讲师团成立三年多来,多次深入长三角地区,在义乌、温岭、南京、无锡等地开展公益宣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深受家长的喜爱。此外,海派中医也以开工作室的方式,提供上海优势中医专科品牌,如岳阳医院的上海市名中医彭培初名中医工作室落地宁波,工作室团队定期出诊、查房、带教,全面提升宁波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图说:松江首例航空医疗救援 岳诚 摄

  一体化建设聚焦高层次发展

  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建设,也体现在核心医疗技术以外的方方面面。去年11月,本报报道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接收第一例通过航空医疗救援转运的患者:经历1小时40分钟飞行之后,横跨315公里高空从安徽芜湖飞来的直升机降落在市一医院南部地面停机坪,医生和护士立即将患者通过绿色通道送入ICU病房。该患者为一名73岁女性,吃饭时噎住,呼吸心跳停止,家属通过航空医疗救援转运,来到上海抢救。

  目前,上海正在协同长三角区域构建一张空地一体化救援网络,以院间转运为主导,辅以社会化救援力量建设与推动,可提高长三角区域事故与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和危重病患处置能力,提升区域医疗网络服务能力。

  图说:松江首例航空医疗救援 岳诚 摄

  此外,上海也在创新医疗技术方面发挥优势特色,集结长三角地区的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等,瞄准更高水平的医学前沿。5月31日召开的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倡议成立大会上,上海市东方医院倡议成立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汇集区域优势资源,加快几种代表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尽快在国际上拿出这些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效果的数据,将干细胞的中国标准快速推向全国乃至全球。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医学水平的高低则决定着居民的健康水平,也为居民生命质量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专家指出,长三角医疗一体化除了区域内的协同发展之外,还应有更高远的目标和定位:为推动国家分级诊疗收集经验、为建设健康中国探索出路、也为新一轮医改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执行样板。(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编辑: 唐奇云

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打破地域局限

蒋琴(化名)罹患宫颈癌局部晚期,从江苏来沪治疗。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之初,就积极与长三角地区合作,探索建立临床专家诊疗网络、转院转诊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