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制造业,无论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力量,他们坚守产业报国初心,在工作中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从匠心到匠能,将工匠精神升华至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何为“工匠精神”?“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员工满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壮志,发扬革命加拼命的创业精神,在曾经人烟稀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盐碱地上建起一座石油之城,凭的是一身工匠胆魄,靠的是牢牢牵住井场生产管理“牛鼻子”,逆势而上,顺势而为。

  大巧破难 井场就是科研战场

  不笑的时候,面色黝黑的唐守忠看上去神情颇为严肃。

  然而即便是团队里最一丝不苟的女员工,也对唐守忠的细致严谨啧啧称奇:“唐大师看着一副很严厉的样子吧,其实他特别细心,团队里每个成员的性格脾气他都摸得一清二楚,安排筹划时,每项工作总能匹配到最合适的人选,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往往事半功倍。”

  “别看唐大师是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是全国劳动模范,还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可他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他即便忙到无法立马反馈,也一定会做到有问有答。”还没等进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操作技能管理站(管理区五区401站)员工培训基地,对这位“石油鲁班”的赞赏已不绝于耳。

唐守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内教学场景(央广网发 李超君 摄)

  对此,唐守忠嘿嘿一笑:“作为胜利油田一名基层石油工人,井场就是我的科研现场。面对状况各异的油井,坚持精益求精是对自己负责,对平台负责,也是对机会负责。”专注、投入与极致的标签在唐守忠身上一贴就是三十几年,经他手研发的创新成果多达上百个,其中有国家优秀质量成果8项,在油田现场推广应用后,为企业累计创效1亿多元。

  工匠破难,巧夺天工。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胜利油田机械化高效修井作业技术早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往忙碌的井口操作工人“袖手旁观”着机械手、机械臂等各种机械代替人工摘挂吊环,油管实现自动起下。“很多技术已经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但是在一线工作中,不能忽视关于油井的任何细小问题,否则有可能在整个工作环节中形成连锁反应。”唐守忠说。

  “细小”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小到抽油机上的一个螺栓,分离器里的一粒沙子,亦或是培训工具上一点锈迹……“比起那么大一个游梁式抽油机,起连接作用的曲柄销子在大家眼里算是微不足道的小东西。经过我们的创新改良和优化,运用新型专用工具进行拆卸,既能消除安全隐患,又不至于造成销子报废,避免因此导致的停井时间过长,影响原油产量。”

  说起来容易,“卸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子专用工具集成与优化”这一项目在半年多时间里足足经历了九次大的改进和数百次小的修正。穿好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唐守忠一边收集整理胜利油田各单位的9项同类成果,一边赶赴现场依次试验,在井口蹲守,记录下每一项优缺点,再反复琢磨改进。最后一次实验中,仅需一人操作使用滑锤锤击50余下即可将销子顺利取出,而集成前,需要至少4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轮番用大锤锤击上千下,即便销子取出,也会面临丝扣损伤、销子报废的结果。

唐守忠在检修抽油机(央广网发 薄翠 摄)

  “兴奋是一定的,无论是老大难问题还是诸如装卸油桶这种工作,都需要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去攻克。”作为中石化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师,唐守忠说,他依然是孤岛采油厂的一名采油工。“攻克一个生产难题就要长一回经验,把我的能力和我们大家的能力都给发挥出来,把制约油井生产的难题工作做到更好,争取使每口井都产出最大效益。”唐守忠和他的团队始终坚信,最好的创新永远是下一个。

  一条求索者的路径曲折向前,重积累勤思考的唐守忠把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带入了唐守忠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是胜利油田唯一集合采油、集输注水、三次采油、综合维修4个专业的多功能创新工作室,承担采油厂与油田的技术交流、技术咨询、联合攻关、成果创新、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疑难解惑及技能培训等任务,唐守忠和他的创新团队每月组织定期“下基层巡诊解难”“传技答疑、攻坚创效”等活动,将实用技术送到生产一线,把当下遇到的疑难杂症统统收集回来。

  “没有办法的时候是真难,可咱琢磨出路子了,这事就不难。石油工人有技术才能真的有力量,有创新精神才能可持续发展。”唐守忠的眼神里盛满了期待,“就是要号召每一位石油工人都用知识武装起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这一刻做起。”

  随着油田以新思想引领新发展、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唐守忠也开始探索建立采油工种网络培训室,通过导师带徒、传帮带、青工技能拉力赛等方式,把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油田员工;与中国发明协会会员、中华高技能人才楷模代旭升结成师徒,为胜利油田员工编制培训教材,把从代旭升那里学到的技能和经验带回生产一线,先后为4600余名员工进行采油技能培训,口传心授地带出数百名技术过硬的生产能手和数十名高级技师。

  工匠皆有爱众惠民之心,这几乎是一个定律,唐守忠则说,当好年轻人前进的“铺路石”,让更多员工有技术、会革新,这就是他破解难中之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的价值所在。

  大术无极 以国际视野演绎知行合一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曹绪龙坚信,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强化创新自信,敢于发出“天问”,要有得风气之先的敏锐、开风气之先的志向,挑战尖端科学问题,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有只争朝夕的劲头、上下求索的执著,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为中国掌握新一轮全球竞争的战略主动提供支撑。

  “这话不是简单说说而已。虽说科学家精神就是要敢于坐冷板凳,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规模的扩大,化学驱也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曹绪龙说,在油田开发管理过程中,冷门与热门专业永远是相对的,从接触化学驱三采工作到胜利油田化学驱技术实现行业领跑,油田科技工作者不但要有登高望远的国际化视野,而且要深入研判当下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以油田高效生产为标的,瞄着问题去创新。

  “我认为,工匠境界,在炼技,也在修心。”曹绪龙郑重地说。鉴于胜利油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油藏类型都能在这里找到,素有“地质大观园”之称。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制约发展的理论技术瓶颈日益凸显,提高原油采收率迫在眉睫。“中国东部油田多为河流相沉积,非均质严重.胜利油田油藏温度高\矿化度高,是典型的化学驱高温高盐油藏.。对于我们搞化学驱的人来说,要想改造油藏,就要先‘知’油藏。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已有的技术方法放在胜利油田不一定适用,像治病一样,既要搞清采收率为什么不高这个病理,又要搞清药剂问什么能高效这个药理,这就是我们要搞懂构效关系,根据不同油藏的实际情况因地‘开方’。”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胜利油田10个主力油田已开始进入高含水期,采收率不足35%,伴随着高潜力的是高难度,亟须探索化学驱三采开发出提高采收率的新路子。

  面对胜利油田的高温高盐高矿化度油藏,曹绪龙带领课题组经过近万次相态试验设计出的国内首个提高采收率的“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却在实际推广应用时遭遇严重乳化、结垢等难题。“不说别的,光表面活性剂我们就测试筛选了上百种,想要在无碱条件下找到一种仅靠低浓度表面活性剂便能获得超低界面张力的驱油体系,这在当时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回想起当时的屡屡碰壁,曹绪龙陷入沉思。既然要因地“开方”,就要从“源头”寻起,成千上万次试验后,曹绪龙和团队突破传统化学驱理论,提出了驱油剂加合增效理论认识,形成无碱二元复合驱油技术,依次在孤东油田、孤岛油田等高温高盐油藏推广应用,目前这项技术已占胜利油田化学驱增油量的70%。

曹绪龙在实验室观察聚合物溶液粘弹性

  众所周知,很多国家把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作为战略储备研究,从而大力支持。曹绪龙笑着说,这多多少少跟老曹一样,一辈子干了一件事:在化学驱三采的道路上攻坚克难。面对聚合物驱后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这一国际性难题,曹绪龙和团队提出非均相复合驱油方法,阐释了非均相驱油机理并发明了新型粘弹性颗粒驱油剂,实现了颗粒在油藏中运移,该技术在含水98.2%的复杂油藏试验取得成功,采收率达63.6%,开辟了特高含水油藏提高采收率新途径,预计延长相关油藏10年经济寿命期。

  开发了60年,东部老区已完钻了近45000口油水井,“被打成了马蜂窝”,与此同时,胜利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综合含水高达92%以上,单井日油也只有2.4吨。有人笑称:胜利油田水淹油层,先是“过脚背”“过腰间”,现在几乎淹到了“脖颈”。胜利人不断思考,这样的碎盘子里还能不能再找到油?

  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按照目前已探明的地质储量计算,采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可采储量几千万吨,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化学驱三采不仅要做好,还要将技术传承好,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曹绪龙神色郑重,即将从岗位退休的他开始尽力培养建设强有力的化学驱团队。“这是我的心愿。这几年我在四处招引人才,引进一批优秀博士后,培养科研骨干和三采专家,以现有的成果为基础,不断创新突破,将我从老一辈师傅们手里接过的重任和嘱托传承下去,尽力打造出一支国际一流科研团队。”

  曹绪龙和他的团队跻身行业第一方阵,他却说这顶“王冠”是由无数油田人伸出他们的工匠之手,一同加冕的。

  “做一名工匠我特别自豪。工匠的职业生涯既是磨砺技艺的过程、沉淀技能的过程,也是一段心路历程,无数极限式挑战的积累,造就了我们这些化学驱三采科技工作者,我认为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行业的认知空间和创造能力,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曹绪龙说。

  全员创新 见证一线力量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创新,是胜利人最深沉的精神禀赋。在渴望发现的路上,胜利人求真求实求突破,敢闯敢试敢争先,走出了创新之路。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号角。

  2019年1月17日清晨,清冷的北风呼呼作响,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人民大会堂在金色的朝阳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总结大会胜利召开,“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定位仪”从全国1041项成果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成果奖,马广俊作为胜利油田10万产业工人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作为渤海湾盐碱地里的一名普通石油行业电力工人,如今站在共和国最高的领奖台上,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回首扎根一线的26年,从一名变电运行工到抄表监察工到送配电线路工,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今天的电力分公司首席技师,从一名普通一线职工到被评为 “胜利油田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劳模”,马广俊先后取得5项发明专利,5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胜利油田为民技术创新奖”奖,并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每一步他都走得铿锵有力。

参加2018年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

  从1995年技校毕业,马广俊就一直扎根基层一线。线路工都能吃苦,夏天汗水湿透衣背,冬天手脚冻得红肿,若遇到抢险抢修等急难险重任务,背着10多斤的工器具在电线杆上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工作过程中,还经常因为工器具不趁手、设备操作不便等问题多费不少力气。马广俊所在的线路工作站负责着百余条线路的运行维护任务。这些线路犹如一条条血脉,每天源源不断地给油田生产和居民生活输送着动力。如果哪条线路出了问题,就需要马广俊他们这些线路工在第一时间进行抢修。由于线路分支多,设备多。有的还是地下的电缆线路。很多时候反复巡查多次都不能精确定位故障点。那时他琢磨最多的问题就是,如果能制作出一种仪器迅速查找出故障点,大家就不用这么辛苦了,还可以减少停电时间。

实地测试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定位仪

  直到2012年的一天,他在和老师傅聊天中获得了灵感,尝试采用电网注入信号的方法来定位故障点,制作成功了第一代测试仪。此后几年间,他不断琢磨,不断改进,让仪器从需要4个人抬且功能单一的第一代,进化到了到现在只有9公斤、功能齐全的第四代。经过上百次的反复试验和300余次的现场应用,准确率达到100%,目前已成为胜利电力线路工作的必备工具。

  如今,马广俊和他的团队已经将无人机、激光炮、红外线扫描等用在了日常工作中,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巡线工作,甚至能判断处置故障。“以前输电线路一月要巡检两次,配电线路一月巡检一次,有了新型设备检测后,所有线路时刻在我们的监控之下,彻底颠覆了以前的工作模式。我们的创新成果算不上高大上,但非常实用,接地气,这就是科学的因子,创新的因子。”

  2015年,某地方电业局一条线路两天两夜未找到的故障,通过应用故障查找定位仪,仅用半小时就确定了故障点。仪器一战成名,不仅得到了电力行业的普遍认可,还成为了海峡两岸职工技术创新交流项目,并登上了中国国际创新博览会的展台。马广俊也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国家级优秀技能人才”“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油田技能大奖”等一系列荣誉。

  研究一项创新成果,需要机械、电子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要学的实在太多。一次,为解决操作电源问题,马广俊连续几天蹲在电动车维修店试验,差点被当成了偷师学艺的。后来在单位的帮助下,马广俊有了去电气厂家学习和向专家请教的机会,便通过各种途径积累知识。创新过程中,马广俊不仅取得了电气自动化本科学历,编程、制图也越来越得心应手,还被聘为电力分公司线路专业首席技师。

登上116米高的跨黄河铁塔检修电力线路

  知识积累是一场“寂寞长跑”,创新成果的诞生则需要火花碰撞。在马广俊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工作室,成了马广俊的创新伙伴,他们不仅自己搞些小改小革,还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在一次次探讨中,一个个点子变成了金子,不仅改变了一线艰苦的工作现状,更为员工提供了成长成才的“通道”。如今,这个只有58人的基层队,却拥有5项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人人能创新、个个有专利、项项见效益”。

  这几年,线路队在技师马广俊的带领下开展了全员创新创效工作,为了给大家提供便利的工作场地,公司对大库房进行改造,专门成立了马广俊创新工作室、操作间和成果展示间。努力打造“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点子变成金子”创新文化,每季度组织“金点子收集会”,确立攻关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保障措施、责任落实、信息反馈四到位。

  胜利油田电力分公司通过“强素赋能精兵行动”“三支人才队伍+创新创效”等活动,推动“马广俊效应”发酵升级,让全员创新在整个公司遍地开花,他们用经验与思考,在一线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真金白银的价值,为胜利油田发展贡献了“一线力量”。(文/王金金 邹彬彬 陈萍 李新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