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船奇”守艺人

2019-03-18 11:36:00来源:山东商报

刘方林和他的船

造船师傅正在做“捻船”工序

  这是另一个“老人与海”的故事,他们沿袭着几百年来的老手艺,制作木船。制骨、定盘,锛凿斧锯、撂线放木,每一个环节全凭船匠的手上功夫。

  据《红岛志》记载,由于青岛市红岛地区水质良好适于鱼类生长,因此渔业捕捞成为居民们主要的生存方式。1853年,红岛韩家村人凭借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做出了当地第一条下海的渔船,历经166年传承至今,2011年这种古老的造船技艺更是被评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双木船厂,说是船厂,确切地说应该是个规模不大的造船工坊。船厂的主人刘方林,58岁,对于红双木船厂的存在他自己也不清楚有多少年了,家里祖辈都是建造木船的高手,口传心授,一辈传一辈,一直传到了现在。

  三十多年来,刘方林看着自己造的小船变大船,机船替代了帆船,越来越先进,但无奈木船还是逐步走向衰落,身边的伙伴也一个个相继离去……而今刘方林很坦然,他说,他做了一辈子的船,现在还放不下,会做到自己干不动为止。文/图记者 宗兆洋

  渔村旁的手工造船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半岛的齐国开启了海上对外贸易的先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是齐国以青岛胶州为中心开辟的“循海岸水行”,在与国外的交流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而船是交流中的重要工具。

  从古至今,胶州湾畔蔚蓝的海岸线一路延伸,沿岸的人们傍海而居打渔为生。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船不仅带来了生存资源,更是家里劳力能够平安归来的唯一“寄托”。船,对于他们来讲,沟通了大海与陆地,意义非同寻常,而造船的人更是受人尊重。

  生于1962年的刘方林儿时记忆最多的就是在海中来来回回的木船。木船上的风帆支起了全家人的柴米油盐。而现在,海上“一叶扁舟”的情形已经很少见到,那一艘艘朴素的木船,渐渐驶离了人们的视野。

  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邵戈庄社区,红双木船厂是目前青岛市区仅存的唯一一家手工造船厂。船厂周围都是海滩,很安静,几乎没有游客,只有三三两两的本地人在健身跑步,隔着还有很远,就能听到师傅敲击船体的声音,一下又一下,很有规律。

  船厂不大,一进门就能看到大量的木材堆放在墙边,有已经被加工成板状的,也有没加工的。刘方林正在用锄头除去木板上的凸起,在他身后一艘20米左右的木船已经基本成型。

  这所船厂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刘方林自己也说不清。“靠海吃海,家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一直到现在”。

  刘方林说,刚才在路上听到的声音是师傅们正在做“密封”工作,也叫“捻船”。捻船工序是造船最琐碎也是最讲究的一顶工序,要挑选优质麻丝,用石灰和桐油搅和在一起,和成泥装,把麻丝镶嵌在船板的缝隙中,镶嵌时要不停地用锤子敲打,直至“全封闭”为止。

  全凭造船师傅手上功夫

  在船底,一位老师傅蹲坐在地上,头向上仰着,一边把着麻绳向缝隙里塞,一边挥舞着锤子,每一处都要锤击几十下,“要一锤一锤地镶进木头与木头之间的缝隙,然后刷上桐油,这样船才结实”。

  木质渔船从选料加工到木质渔船成型100多道工序纯手工打造,技师们大多是世世代代的渔民,在制船这个行当至少干了几十年。一艘木船出海前大多经过备料、定盘、捻船、做橹、做舵、做桅杆和帆、做锚以及刷桐油等八个步骤,一步都不能含糊。

  百余年来,这手工造船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依靠着祖辈们口传心授,沿袭至今。传统的木船百分之八十都依赖人工打造。“做这个船,没有捷径,也没有书本的知识总结,只能是跟着师父一锤一锤地学,一点一点地看。”刘方林说。

  一艘20多米的木船需要600多块大大小小的木板,船体内外镶嵌着10000多个螺钉,净重可达35吨,历时三个月才能完成。刘方林拿出了几个大小不一的船钉给大家看,“木船,是一锤锤地敲出来的,每一锤都是老师傅一辈子的积累,每一下都不敢马虎。”

  “现在这艘船是一个养殖户订购的,现在还需要20天才能出厂。”刘方林说,现在因为近海渔业资源越来越少,木船已经没办法满足渔民的捕捞工作了,“机械船的效率更高,现在也都是远洋捕捞”。

  记忆中的摇橹风帆

  “我的父亲告诉过我,在解放前,一家人有着一条小船就能活命,一条船就意味着一家人的命,能吃饱饭在那个时候就算是富裕的”。刘方林说。

  刘方林从小就对船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在当时,海边最普遍的工作就是打渔。曾经的老渔民几乎每人都会造木船、修木船。“周边的村子都是这样生活的,当时用的船都是摇橹风船,几家人集资买一条船,也就七八米长,没有大船,因为近海就有鱼,出海半小时,就能打到鱼”。

  在1968年的时候,村子里的400多户人家一起集资买了两艘机械船,这让他记忆深刻。“其实就是小船上加装了马达,马力也很小,经常坏,坏了还是要挂上风帆。”

  他17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跟着父亲,夏天打渔,冬天做船。一直到29岁,村子周边慢慢地兴起了较大的木船。刘方林靠着祖传的手艺开始专心做船。

  掌握这门手艺不仅需要天赋和悟性,还需要实实在在的体力,风吹日晒,艰苦异常,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再干这行。“在这干了最长时间的年轻人做了两天,就走了,这活儿太累,年轻人坐不住”,刘方林说。刘方林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都在青岛工作。“都对这个没有兴趣,现在的环境好了,不像以前了,现在干什么都能吃饭。”

  “有人来,我就教给他,没人来,咱也没办法,这行确实很辛苦”。刘方林说,在附近的渔村里会这门手艺的造船师傅年龄都已经七八十岁干不动了,还有的已经去世。厂里现在有8位师傅都是制造木船的行家里手,年纪最小的已经5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有68岁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船的一头师傅们还在做工,而船的另一头是一望无际的海域。未来,在涨潮的时候,做好的木船还将从这里驶向大海。

编辑: 林彦银

“船奇”守艺人

这是另一个“老人与海”的故事,他们沿袭着几百年来的老手艺,制作木船。制骨、定盘,锛凿斧锯、撂线放木,每一个环节全凭船匠的手上功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