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守艺人| 针尖上的“非遗” 一一宋爱华和鲁绣的故事

2018-11-22 17: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济南11月22日消息(记者 刘海奎)说到刺绣,大家首先都会想到苏、粤、湘、蜀四大名绣,殊不知发源于山东的鲁绣,早在2000多年前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华夏大地。如今,鲁绣名声渐扬生命力不衰,得益于代代匠人的守护传承,更得益于对传统技艺的突破和创新。
 
视频:央广网记者 刘海奎
 
央广网记者 唐磊摄

  鲁绣又叫做衣线绣,衣线曾经是鲁绣的特色之一。衣线是用山东本地产的生丝为原料制成,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北方养殖的蚕较苏杭一带个头更大,出产的蚕丝更有韧性。衣线就是用这种蚕丝加工而成的双合股不破劈的生丝线,材料的差异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结合,共同决定了鲁绣花纹苍劲、质地坚牢、丰厚拙朴的特色。

受访者供图

  而在今天,鲁绣更存有一种独特的绣法——发丝绣,以传统鲁绣的散套针法为主,以天然的头发配以生丝线结合施绣。鲁绣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发绣的表现能力。经过处理后重新染色的人发,可以像丝线一样使用,去绣那些需要强调质感和相对真实效果的部位,如动物的毛发和人物的须发等。同时,用细细的生丝或劈得很细的熟丝线绣制极其细腻、精微的部分。

左一为宋爱华(受访者供图)

  说到当前鲁绣的传承与发展,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爱华就是其中的代表。1979年,18岁的宋爱华进入济南刺绣总厂,出于兴趣,她主动要求调到刺绣工序上工作。“确实是喜欢,别人一般是3个月出徒,我1个月就能绣正品了。”4年后,宋爱华被调到技术部门从事样品试制配色工作,一干就是10年。

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算上外面的帮工,我们这儿一共有1万多人。”宋爱华感慨道,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多种现代绣花机器的推广,最终使手工绣织这一传统技艺进入了窘境。

受访者供图

  2008年,鲁绣申请非遗成功,宋爱华肩负起振兴和传承鲁绣技艺的使命。因为资金有限,她想到通过办学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打了4次广告,钱都花得差不多了,只招来4名学员。”宋爱华带着这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70岁的4名新学员,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

  “最困难的时候,办公地点被收回,工资发不出来,领导甚至想把单位的藏品卖掉。”为了保护这些“宝贝”,宋爱华提出将这些珍贵的作品和资料交给博物馆保存。

 央广网记者 唐磊摄

央广网记者 唐磊摄

  2009年,在多方努力下,1931件鲁绣作品被山东博物馆收藏,宋爱华与鲁绣研究中心也搬入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虽然鲁绣的手绣技艺传承依然困扰着宋爱华,但是至少她们不用再为生计奔波。也正是因为这次“搬家”,宋爱华和她的学员们得到一份新的“工作”——用鲁绣来复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字画,每次展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我们想用鲁绣来还原文物的样貌,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到位。”

受访者供图

  用刺绣来复制文物,力求用一根针绣出齐鲁大地千百年的文化。宋爱华和学员们已经成功创作出20余幅文物题材作品。

 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宋爱华更是将鲁绣的创作题材延伸到国外,通过作品,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

受访者供图

  鲁绣不同于其他绣种之处在于使用生丝创作。为了进一步保护鲁绣特色,2015年,宋爱华将不加捻生丝申请为国家专利。 

央广网记者 唐磊摄

  “白天工作,晚上到家也要工作到半夜,第二天五六点起床接着创作,这些年一直是这么过来的。”如今,宋爱华已经先后培训出百余名学员,谈到鲁绣未来的发展,她丝毫不敢懈怠。她表示,鲁绣现在从业人员很少,只有一天当做两天用,才能赶上或者超过其他绣种。

编辑: 林彦银

守艺人| 针尖上的“非遗” 一一宋爱华和鲁绣的故事

说到当前鲁绣的传承与发展,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宋爱华就是其中的代表。1979年,18岁的宋爱华进入济南刺绣总厂,出于兴趣,她主动要求调到刺绣工序上工作。“确实是喜欢,别人一般是3个月出徒,我1个月就能绣正品了。”4年后,宋爱华被调到技术部门从事样品试制配色工作,一干就是10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