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临沂11月1日消息(记者王成林)10月13日一大早,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西磊石村和协广场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好不热闹。“听说今天是市长带队来咱们村进行乡村振兴现场观摩,这可是咱西磊石建村400多年来数一数二的大事了,真没想到仅一年多的时间咱村就由远近闻名的落后村变成了全市观摩的优秀村,俺现在逢人就说俺是江北桂花第一村西磊石的。”党员张振友美滋滋的说。

  如今的西磊石村,修了路,通了水,改了电,建了文化广场,完成桂花园“拆墙透绿”,废弃矿坑改造,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成立青年创客孵化中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打造桂花小镇田园综合体,让村民们心暖了、眼亮了,让整个村子有了质的变化,而这一切须从临沂市政协派驻西磊石村第一书记驻村说起。

  两位第一书记一来就扎到群众当中,拉家常、问疾苦、话发展,不到两个月就把全村500多户跑了个遍。走访调研发现了西磊石村的“三优势”,即区位优势、产业优势、钱氏文化优势; 找准了全村发展的“三不足”,即党组织战斗力不足、集体收入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确定了以党建为引领,打造 “桂香小镇”的发展思路,逐步实践摸索出了一套“党建+4”的工作模式,带领西磊石旧貌换新颜,迸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党建+产业,助推桂花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西磊石村家家户户种桂花,产业单一,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始终处于最低端。如何发挥桂花优势破除恶竞壁垒成为一大难题,第一书记带领党员和致富能手到南方考察学习为桂花产业转型升级撬开了新天地,提出了“一转、二扩、三延、四变”的工作思路,创新桂花产业发展模式。

  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村委与桂花合作社共同引导花农们由单一的桂花种销模式向以桂花为主题的“旅游+观光+餐饮+民宿+交易”的多元化模式发展。用好电商平台与自媒体,做到双向发力,扩大桂花销售渠道。延伸桂花产业链,创新研发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香、桂花枕头等4大系列,16个品种,5个注册商标的文创产品。积极向乡村文化旅游服务业转变,游客服务中心、乡村记忆馆、精品桂花园、桂月湖景点等10余项旅游配套设施相继落成。目前,初步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村集体收入由最初的0元增加到现在的17万元,村民年收入由1.8万元上升到3万元。

  “拆墙透绿”是多年来磊石桂花园统一规划发展的美好愿景,是指拆掉桂园实墙建设仿古铁艺栅栏,将桂花的美色香气透出来。想要拆墙,必须解放思想,更要打破思想桎梏,第一书记用了半年时间,入户谈心,集体讨论,软磨硬泡,终于得到花农支持。多方协调争取资金182万元,对2000米旅游观光路两侧约6600平米的桂花园高墙进行改建。村民由原来的不想拆、不愿拆到后来的积极拆、主动拆,每家自愿贡献出1.5米的土地用来修建绿化带,彻底改变了原来一盘散沙的状况,全村拧成一股绳齐力发展。

  党建+人才,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

  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制约瓶颈。村内桂花种植户众多,但创新性、技术性人才缺乏,导致桂花产业单一。第一书记工作组成立了高新区桂香小镇青年创客孵化中心,做好农村人才“回流”工作,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已吸引6名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同时着眼于本土人才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激活本土人才“一池春水”。多次开展桂花电商专题培训,培养自媒体电商销售能手70名,成功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网络销售超越实体销售。村党支部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年多来,培养后备干部5名、致富能手16名,其中已有10名向村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

  党建+文化,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每晚6点,村内和协广场人头攒动,广场舞、民歌会、篮球赛、放电影……彻底改变以前“白天忙完农活晒太阳,晚上熄灯没地儿去”的生活方式。“村里的变化都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啊!村里有了农家书屋,家门口就能看电影,天天晚上去广场玩,这不就是城里的日子吗?”曾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钱志全对工作组竖起了大拇指。

  眼看着桂香小镇的各项旅游设施逐渐完善,如何扩大影响力,吸引游客来呢?第一书记召集全村党员及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召开桂花节。刚刚结束的第二届磊石桂花节,持续14天,配套活动16项,入园参观达11万人次,产品销售额达50万元,桂花销售3万余棵。开展了桂花盆景大赛、“美丽庭院”大赛、广场舞大赛、“健步行”大赛,激发了村民参与热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桂花节期间,花农们积极自发的将自家的“镇园之宝”及一些造型精巧的桂花摆放在观光路两侧,供游客观赏,以己之力造就村庄一景。如今村里由党员带头、群众广泛参与,自发形成了多个志愿卫生队、服务队,卫生服务齐上阵,自觉维护村庄文明卫生,齐心协力建设美丽磊石。

  党建+生态,焕发美丽乡村生态活力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刚驻村时,村庄“脏、乱、差”一番破落景象,33条巷道只有3条是硬化的;电路年久失修,时常停电;村民还吃井水,垃圾遍地,第一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些民生问题必须解决。说干就干,跑部门,进企业,拉赞助,协调各项资金,共投资854万元实施水、电、路、广场、汪塘整治五大惠民工程,让村民喝上自来水,用上安全电,走上宽敞路,跳上广场舞。村容村貌大变样,生活质量大提升,生活好了,村民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磊石石坑多,特别是村内一处30多亩的废弃石坑,坑大水深,成了垃圾场、游泳塘,既脏乱又危险,如何变废为宝成了第一书记的心头事,招商引资打造水上景点解开了难题。第一书记招商引资500万元用于石坑改造,“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取名为桂月湖,配套建设民宿、餐饮、水上娱乐设施、高效农业采摘园,成为集吃、住、游、购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多措并举把废弃石塘变成“生态明珠”,既添生态颜值,又增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