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评论:为领导干部上门家访点赞

2017-04-25 13:41:00来源:人民日报

  4月12日,中共湖南省衡阳市委办印发文件,出台了《关于从严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的十项措施》,其中实行领导干部上门家访制度,坚持关心关爱和监督管理相统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党员干部家中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党员干部家庭、婚姻及生活状况等,建立家访台账,用好家访成果,对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抓好整改。这是衡阳市把监督管理的触角从党员干部的“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社会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访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制度被广泛运用,体现了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后来,这一制度逐渐受冷落。如今,衡阳市委重新启用这一制度,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领导干部与党员干部家属拉家常、访家情、察家风、听意见,一时成为群众议论的热门话题,受到大家的点赞。

  领导干部上门家访,有利于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家访是我党多年直观便捷的识人察人途径,通过家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情况,走进家庭,延伸触角,就会发现党员干部婚姻稳不稳定,家庭幸不幸福,平时与一些什么朋友交往,如何支配金钱财富以及身处逆境和困境时的道德操守。当今社会诱惑太多,心态各异,领导干部除了在工作中“听其言而观其行”,还需要听取家庭、邻里、朋友多方面的反映,方“识得庐山真面目”。在被查处的官员中,有的“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而亲属一无所知;有的贪得无厌、行贿受贿,追求奢靡的生活方式,组织也不知情。通过家访,可以让党员干部多构筑一道防微杜渐的“防线”,净化“生活圈”,慎交朋友,抵制“小圈子”“小团体”,做到有原则、有规矩、有底线,自觉抵制非法娱乐活动,拒绝黄赌毒,乃至不使个别党员干部在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同时,通过家访,还可帮助解决党员干部一些实际困难,传递组织的关心关爱,争取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点燃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激情。

  领导干部上门家访,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的“稳定器”,通过家访,可以获得党员干部孝敬长辈、教育子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化解矛盾心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两个典型:住简陋房吃炸酱面骑自行车上下班背后却贪污2亿多的赵德汉;看上去与发妻十分恩爱“离婚不离家”多年与他人结婚生子的高育良。艺术是现实的写照,赵德汉、高育良式的“两面干部”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人,他们背信弃义,乃至“后院起火”,不但危害家庭,而且给整个社会增加了不安定的因素。领导干部在上门家访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的过程中,要做到不迷于表象,不惑于口号,不流于形式,用心察实、诚心访谈、细心甄别,一旦发现这种“两面人”有违纪违规的行为,就要不讲情面、严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领导干部上门家访,有利于官场风清气正。目前,个别领导干部官僚主义思想严重,爱摆官架子,不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一杯茶,一支烟,手机上网玩半天”,对下属只谈工作不谈思想,只加压力不分忧愁,只关心工作状况,不过问家庭情况,结果,同事之间缺乏沟通,感情越来越淡,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凝聚力和向心力越来越弱,乃至工作“走下坡路”。家访不但能给党员干部送温暖、显关爱,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而且能从根本上触及领导干部的灵魂,改变官场作风,扎扎实实为党员干部当标杆、作表率、办实事,并管好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倡导良好家风。良好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通过家访常提醒、强监督,以好家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只有这样把工作真正做到“家”,绷紧从严从实监督管理干部这根弦,才能为建设政治清明的新衡阳提供坚强保障。

  但愿这种制度不要流于形式,坚持数年,必有好处。(邓文辉 成新平)

编辑: 刘海奎
关键词: 家访;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