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大街小巷,米兰的大教堂前的广场,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双叟咖啡馆……...突然之间城市变得空荡无声,城市中失去了人的踪影。一场突发的疫情,一次人类历史的记录,通过镜头的捕捉,在人们眼中被感知和理解。

摄影技术从诞生之日开始,就和城市之间产生了密切关联。1826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NicéphoreNièpce)在住所里,用他的相机和日光蚀刻法,对着窗外邻居的屋顶,用8小时曝光后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摄影的原初叙事暗示了它与城市空间亲密且充满张力的关系:城市随着时间不断流动与变化,而摄影师则贪婪却徒劳无功地试图捕捉下它的幻像。

18世纪末人类世的开启推动着城市主义的快速进程,在短暂的时间内城市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尺度与规模,新的城市生活形态也因此诞生:更多样复杂的文化与社区,跨越城际或国界的快速移动,基于新技术的管理与规划手段,从无度扩张到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转向……影像媒介也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在城市空间内不断扩张,从模拟摄影到数码摄影,从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到无处不在的LED屏幕。在城市主义与影像生产同时过载的当下,影像与城市间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塑造。

2021年三联人文城市季以“跨越边界”为主题,试图探讨当城市的实体空间与数字媒介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之后,如何创造公共新体验,催生新的共同体。

12月4日,主题为“建造幻像”的人文城市摄影展将首先于成都当代影像馆举办,开启本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序幕。策展人阐释,“建造幻像”一是指摄影对城市的反映因为具有选择性,影像依旧是对现实的一种虚幻的折射;而另一重含义,则是对城市建设所经由的路径进行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一轮轮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以及方便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技术进步,究竟把我们引向了何方?

按照两位策展人——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创始人和连州摄影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段煜婷、连州摄影博物馆副馆长胡若灝——的设计,展览将城市与影像间不断转化和发展的关系置于多声部的历史情境中来考量。

在“历史轴”的部分,不同来源的公共领域档案资料勾勒出一条关于城市影像随技术手段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早期摄影实践者们对城市的采样式记录,到查尔斯·马维尔(CharlesMarville)在奥斯曼时期拍摄的巴黎城市改造档案,又到全景、航拍等因技术赋予人们的新观看视角,再到互联网公司打造的“终极城市影像数据库”——街景地图,面对着前所未有庞大数字数据库的人们开始挪用、解构、对抗影像档案,并以更为开放、多元的方式用影像参与塑造对城市空间的想象。

当代影像作品则以和历史档案并置的方式出现,作为补充叙述的声音。胡若灏介绍,本次展览正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当代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现更多的城市和片区,而不是将视角局限在大量被关注的热门城市之中。这些具有当代艺术精神的、多元的城市影像能在展览中与历史档案相互碰撞,向观众展现城市影像广阔的可能性,得以更整体地去了解城市与影像之间生动的关系。

在进入影像和图像世界之前,参观者首先会在下沉广场中发现建筑师郭廖辉的空间装置作品《四象亭》。下沉广场的三边立面中央都设置了柱子,人们无法站在廊子的中部驻足观看,空间产生了分散的领域和镜像关系。建筑师希望利用风车状的布局调解这种错位失效的状态,并去制造一个新的场所。《四象亭》由四面完全一样的墙体围合而成,四面墙分别指向四个方向,使原先稳定的空间在中心产生旋转的动态。通过半透明建筑材料的使用经营自然光影,从而产生影像的隐喻,调动和唤醒参观者的观感,为主体展览部分预热。

四象亭效果图?郭廖辉建筑工作室(AtelierGuo)

尼埃普斯《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这幅古老的照片作为档案被放置在展厅起始和结束都必将经过的位置,旁边则是法国与黎巴嫩籍的摄影师和视频艺术家纳迪姆·阿斯法(NadimAsfar)的作品《贝鲁特作为项目》。两个作品中,有着呼应的拍摄形式:摄影师都由住所为中心进行拍摄,住所的空间就仿佛他们摄影设备的暗箱。而在阿斯法的镜头下,由窗外的沥青马路、破败的房屋和屋内墙壁、地板、横梁共同组成的城市幻像更透露出他焦躁不安的心境——在2006年的战争中,贝鲁特和整个国家一起见证了大规模的、极其暴力的空袭。阿斯法所在的公寓也危在旦夕,随时有可能被轰炸摧毁,似乎只有举起摄影机,才能暂时存留住寓所与风景。

《勒古拉斯的窗外风景》

哈里兰索姆人文研究中心,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

《贝鲁特作为项目》中的《在白天生活》系列

纳迪姆·阿斯法(NadimAsfar)

历史影像中,有不少城市影像都是作为城市建设的官方档案被拍摄。1860年,美国摄影师詹姆斯·华莱士·布莱克(JamesWallaceBalck)乘坐热气球空中女王号,拍摄了名为《波士顿,在鹰与大雁视角下》,它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现存的第一张成功的航拍影像。人类因此拥有了一种非人的、带有超越性的观看视角。不断飞升的镜头似乎开启了某种全知叙事,一种绝对宏观的观看诞生了。逐渐地,航拍技术便成为了为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工具,被广泛用于测绘、事故测量、证据搜集、策划与预测等公共用途。

《波士顿,在鹰与大雁视角下》?大都会博物馆

历史上的航拍镜头多集中在中心区域的记录,而当代作品则充满对边缘区域的关注。与这张《波士顿,在鹰与大雁视角下》的历史影像,展陈于同一空间的作品,是来自墨西哥当代摄影师帕布罗·洛佩兹·鲁兹(PabloLopezLuz)的《大地景象》。这是一系列对于墨西哥城郊区的航拍景观照片。它们试图呈现墨西哥城长久以来的人口过剩和城市整体规划的缺失,如何用永久性地改造了这座城市的地形,并深刻地改变城市与城市周边、居民与居住空间之间的关系,催生了一片不断扩张和变化、永远处在动态之中的社会景观。同样都是航拍的方式,鲁兹的照片却完全用一种个人化的视角,去表达对城市失序扩张的疑问。

《大地景象》?帕布罗·洛佩兹·鲁兹(PabloLopezLuz)

2007年5月29日,世界上第一个街景服务诞生了,城市影像记录的范围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扩张。人们能坐在家中漫游远在千里之外的某座城市,全景式考察某座标志性建筑的外观,或放大以辨识某个餐厅的招牌文字。至2016年,街景地图已在超过3000个城市拍摄了街道图像,那通过影像去记录下城市每个角落的欲望终于得到了执行,漫步在虚拟步道之中的人们不禁问:在这之后呢?

荷兰当代艺术家理查德·维根(RichardVijgen)的作品《被删除的城市》提供了关于城市影像数字档案如何被利用的另一种想象——人们不经意间就会抛弃一个虚拟世界,而选择另一个虚拟空间,并不会在意曾经的生活记忆可能会无处安放。GeoCities是1994年创立的网络托管服务商。当时的互联网在大多数人眼中依然十分陌生与抽象,通过结合城市这一直观概念与免费易用的服务,GeoCities很快获得巨大成功。用户可以通过Geocities轻松地创建自己的主页,并根据自身主页内容类型选择希望入住的区域,如“时尚大道”(FashionAvenue)属于时装精与时尚从业人员,“维也纳”(Vienna)则属于古典音乐爱好者。GeoCities于1999年被雅虎收购,在2009年被关闭与删除。《被删除的城市》是可被视为一座数字庞贝城,冻结了这座虚拟城市被早期网络公民社群遗弃前的最后一刻。维根将被挖掘出的文件系统描绘为一张城市地图,根据它们包含的文件数量在空间上被排列出不同大小的社区和单个地块,并在被放大后显示单独html页面中所包含的图像。图像承载着记忆的遗物,成为这座数据废墟重组而成的新城市中的住户,固守在一个个由早期网络公民通过线上社会表达实践而形成的社区之中。

《被删除的城市》 理查德·维根(RichardVijgen)

城市的历史影像中,也渗透着对城市过去和未来的想象。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创建了第一个关于城市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它目前有两个视觉质量较高的实景网络城市模型,分别基于2015年和2017年的航拍照片。它们是一个城市信息模型和一个基于信息模型的能源和气候地图集;以及一个基于规划沙盘模型的1915年三维城市模型。通过这些模型,人们能够回到2015年的夏天,去参观那些你从未想到会去的地方,找到你的家;往2017年夏天的赫尔辛基,体验潮流音乐节,在科基亚萨利动物园看大型猫科动物,走过卡拉萨塔玛的祖父之桥;查看1915年那个未被完整实施的明克尼米-哈格(Munkkiniemi-Haaga)城市计划――那是过去,和过去之未来的幻像。

与此形成对应的、来自国内艺术家欧宁和曹斐的实验纪录片《三元里》则代表了对城市中不同时空的另一番思考。“三元里”是广州火车站以北的一个城中村。伴随着急促的音乐,镜头旋转切换,用特写、俯视和地面角度扫射城中村的街道。高楼的包围之中,是村里的祠堂,和西关大屋廊屋瓦檐围成的天井。和破败房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挂满潮流衣服和发饰的摊位。这部片子不再仅仅关于城市的当下,它串联出三元里反殖民历史、现代化与岭南宗族文化间的冲突、晦涩不明的城市发展方向等线索。在城市旧日痕迹快速被抹去的今天,它通过出人意料的剪辑方式同时“保存”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三元里》 欧宁、曹斐

城市的历史档案和来自15个当代艺术家或艺术家组合的影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关于“建造幻像”的二元讲述。正如策展人所说,它们一种是作为工具或档案不断捕捉城市的肌理,在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出无处可寻觅“人”之踪迹的巨大数据;而另一种作为艺术实践的城市影像,则提倡拥抱个体价值,试图去创造一个新的想象城市空间,挖掘“人”在其中能得到对抗城市巨大存在的可能性。

“幻像间不断震荡,重叠交错出新的幻像。我们能看到一扇望向城市的窗,或无数望向未知之地的屏幕,一条踏着虚实交际边界的步径,沿途是本应永远无法相遇的人与人、社区与社区,城市不断折叠成为包含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抽象蓝图,而一座公寓作为关于照相机的终极空间比喻,坐落在幻像的正中央。”

主办: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当代影像馆

承办: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鸣谢: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展期

2021/12/04-2022/02/28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成都当代影像馆下沉广场及B厅

成都市金牛区中环路金府路段府河摄影公园东侧

参展艺术家

展览团队

三联人文城市

出品人:李鸿谷

总策划:贾冬婷

总协调:宋洋

内容传播:丘濂、吴思

品牌合作:蔡华

公共事务:苑达、何雯晴、孙小野

网站搭建:袁潇雪、俞冰如、桂小白

视觉设计:anotherdesign

建造幻像策展团队

策展人:段煜婷、胡若灏

策展助理:王悦馨

成都当代影像馆

创始人:钟维兴

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

艺术总监:王庆松

副馆长:程基伟

公共关系总监:陈蕾蕾

公教部:李燚宽

展览部主管:赵晞雯

展览部:胡月雯、戴言、菅菲(实习)、沈庭予(实习)

技术总监:李川

摄影助理:杜沅骏

媒体部主管:蔡燕欣

媒体部:刘亦阳、杨波(实习)、邹沫(实习)

成都当代影像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拥有6个专业展厅、1个学术报告厅、1个图书馆以及多个公共教育空间。作为专注于当代影像艺术的机构,成都当代影像馆致力成为观测中国影像艺术生态、促进国内外影像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艺术与学术生产的专业影像美术馆。该馆及相邻的府河摄影公园为成都市金牛区沙河源街道新桥社区摄影产业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