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7月27日消息(记者 符雄助)7月27日,2021年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顺利开班,全国各国家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成都高新区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科技部火炬中心围绕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发展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贯彻落实性文件。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科技部火炬中心负责人和知名专家将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务院7号文、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积分制等内容进行主题授课,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各高新区学习党领导高新区建设发展历程及经验。成都高新区、深圳高新区、无锡高新区、长春高新区、平顶山高新区、天津高新区六个高新区将分别作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7号文精神经验交流。

  培训班的第一堂课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主讲,他分析国家高新区发展新形势,并就如何推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成都高新区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展道路,以“人城产”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当前正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积极谋划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设路径,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成都高新区现已成长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最雄厚、创新资源最富集、城市建设最现代化的区域之一,综合实力在国家高新区中稳居第一方阵。疫情影响下,2020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1.9亿元、同比增长8.3%,今年上半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1亿元、同比增长13.6%,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当前,成都高新区正锚定“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中西部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四个发展目标,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高品质建设城市消费新中心等方面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是其中的关键核心。今年,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金熊猫创新积分”工作,发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规划纲要,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岷山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揭榜挂帅”,积极引入国内外顶尖科技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今年6月,首批6个项目成功揭榜,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约4.5亿元,平均扶持力度约7500万元,其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近1亿元,支持力度空前,进一步激发区域创新创造活力。

  就在一周前,成都趣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首发)申请获通过,成为成都高新区今年第11家上市及过会企业。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企业超16万户,科技型企业超5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705家,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50家,其中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6家,实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5.5件,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22420件,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国家级人才420名。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创新型企业在成都高新区加速发展壮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先导药物已经建立起全球最大的小分子DNA编码化合物库,正在建立全球最大的小分子核酸药物开发平台;齐碳科技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纳米孔基因测序仪,预计年内实现量产;美益达医疗自主研发的三类医疗器械“可吸收颅骨锁”已通过“同品种首个”注册路径进入CMDE审评,产品上市后将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成都拟合未来科技有限公司(FITURE)则凭借“硬件+内容+服务+ AI”的智能健身理念与极简优雅的产品“FITURE SLIM魔镜”,成为居家智能健身领域广受资本青睐与市场关注的品牌。

  这些企业的成长壮大,成为成都高新区本土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的缩影。成都高新区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构建以种子期雏鹰企业快速成长、瞪羚企业壮大规模、独角兽企业提升效益、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行业整合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出台了科技创新、产业服务等若干政策,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打造科技企业培育生态高地。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勇担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主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构建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