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三贴近 破四难 抓五线 甘孜州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2018-04-25 09:54:00来源:四川日报

  余口木

  机车轰鸣,人头攒动,“奋战200天,10月底全面完成入住”的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4月中下旬交替之际,甘孜州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现场推进暨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4次会议在该州北路片区召开。参会的18个县(市)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县(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等近百人,被甘孜县斯俄乡吉绒隆沟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夏季战役气氛所感染。

  按照2018年、2019年“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目标,今年甘孜州需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口9064 户 395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7168户30057人,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 1896 户 9512人。

  “受气候高寒、雪域辽阔、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甘孜州大部分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施工期仅半年,普遍建设成本是内地两倍左右。”省扶贫移民局后期扶持处负责人一边参观一边感叹。易地搬迁规模大、任务重,但甘孜州各地结合实际,创新作为,切实抓好这一藏区贫困群众“搬出穷窝子、拔掉穷根子”的德政工程。2018年,该州在坚守三条“红线”和三条“底线”的前提下,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地,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已全部开工。

  点位布局“三贴近”

  建好一幢房,温暖一家人。在德格县窝公乡曲西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该村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住房多数已经竣工,少部分房屋开始进行装修,墙面由白黄色装染成藏区特有的红黄色。

  德格县委主要领导介绍,针对该县点多面广、公共服务配套差的实际,该县着眼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在规划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时,突出点位布局“三个贴近”。今年,该县集中安置10户以上点位33个,安置100户以上点位5个,整村搬迁2个。

  一是贴近节点集镇。利用城镇吸附能力,引导群众“贴近”节点集镇,变“农民”为“市民”。今年,德格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迁入竹庆镇124户、马尼干戈镇148户,迁入户在集镇布局红线内集中或插花安置,使其成为人口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贴近公路干道。利用公路干道便利条件,引导群众“贴近”公路干道,破“闭塞”为“通畅”。今年,沿国省干道、主干县道集中安置30户以上点位4个。三是贴近产业布局。利用产业带、产业园区带动效应,引导群众“贴近”产业布局,变“难脱贫”为“能致富”。围绕产业特征及形态,将搬迁点位有机融入产业布局之中。

  甘孜州始终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严格“五不选址”,即有地质灾害隐患、地震活跃带、无发展后劲、基础条件难改善、上学就医难的不选;坚持“五靠搬迁”,即山上往山下靠、穷山往富土靠、山区往景区靠、小村往大村靠、农村往城镇靠。易地扶贫搬迁做到早启动、快推进、强督查。全面完成2016年、2017年省下达5921户23249人搬迁任务。

  统筹协调“破四难”

  在石渠县色须镇,与会人员观摩了该镇基层党建点。石渠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色须镇党委牢固树立“抓党建是第一要务”的工作理念,提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创业动力。常态开展固定教学、帐篷夜校、马背课堂,依托扎益达吉民族民间手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建立“课堂+实训基地”模式,增强群众致富本领。

  石渠县充分发挥县委统筹协调“主引擎”、部门项目资金“主渠道”、乡镇党委一线作战“主干线”、村支部带领群众“主力军”作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破四难”行动。

  一破“观念转变难”。通过逐户动员、到示范村观摩、党员带头等方式,使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从“不愿搬”变为“主动搬”,从“挪一挪”变为“搬到位”。二破“集约用地难”。通过土地乱象整治,在贫困群众普遍认可的相对宽阔区域内“腾”出土地,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土地需求。三破“产业增收难”。通过产业扶持、抱团发展等方式,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四破“地方取材难”。通过“砂石定点采、建材新装备代”等方式解决地方建材不足,所需木材由装备新材料代替。该县德荣玛乡谷恩村集中安置点实现贫困户住上装备式建筑。“这种房屋不但建设成本更低,而且建设周期大大缩短,避免了大量砍伐森林,人住在里面冬天很温暖。”安置点贫困户泽仁说。

  甘孜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赋予易地扶贫搬迁优先地位,出台了《实施意见》《工作方案》《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作出了《十项承诺》,印制了《工作手册》《宣传画图》以及《美丽家园文明乡村三字经》,落实了州、县、乡、村、户纵向五级责任主体及牵头部门和职能部门横向两个责任主体“五纵两横”责任机制,专题研究部署、大力推进落实、悉心督查指导。目前,该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呈现出“抢抓争先,强力攻坚”持续加压奋进的态势。

  产业富民“抓五线”

  甘孜县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暨“百村产业基地”工程位于斯俄乡境内,总面积97公顷,计划于2018年建成。

  甘孜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特别注重“五线产业”并进,坚持长短线产业相结合,基本实现“长线产业顶天立地,短线产业遍地开花”。

  一是“家”产业线注重精准帮扶。通过庭院经济、发放奶牛、安置公益性岗位、小额信贷等方式精准滴灌,激发群众奔康的内生动力,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二是“村”产业线抓实“一村一品”。通过蔬菜种植、果树种植、藏香猪养殖、乡村旅游等方式,办好一村一合作社、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并围绕“小基地、大产业”思路,将村产业基地有机融入到大产业之中。三是“乡镇”产业线培育“一乡一特色”。通过村基地有机串连,形成乡镇特色产业布局。四是“县”产业线构建“1+129”扶贫产业布局。针对甘孜县各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实际,以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暨“百村产业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129个贫困村,实现贫困村产业抱团取暖,为甘孜县129个贫困村13609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核心产业支撑。格萨尔文化精准扶贫暨“百村产业基地”项目投产运营后,有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及贫困村人员就业问题。五是“对口帮扶”线聚焦产业发展。按照对口援助资金8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要求,甘孜县将帮扶资金重点投向扶贫产业,主要用于百公里产业带、百村抱团发展和旅游扶贫新村建设及培育。

  甘孜州近年因地制宜,做强易地扶贫产业支撑。结合3个“百公里”产业示范带,选准适合安置点发展、有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促进增收。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劳务输出对接,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至少有一项增收产业或一人就业。2016年、2017年搬迁户发展种养业6897人、加工业161人;完成就业技能培训2935人,发展劳务经济1905人。甘孜县斯俄乡吉绒隆沟安置点标语。

编辑: 郑轶

三贴近 破四难 抓五线 甘孜州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按照2018年、2019年“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目标,今年甘孜州需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口9064 户 3956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7168户30057人,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 1896 户 9512人。甘孜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特别注重“五线产业”并进,坚持长短线产业相结合,基本实现“长线产业顶天立地,短线产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