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四川泸县成立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 发展演员近5000名

2018-03-02 09:07:00来源:四川日报

  萨克斯表演

  泸县农民演艺队伍抱团出击 打造南方演艺品牌 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

  2月20日,正月初五。下午2时许,泸县人民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无比,泸县2018年“新春龙舞嘉年华”系列活动之农民演艺大舞台活动正在这里举行。当地“廖刚演艺团”的演员们,带来了舞蹈、音乐、曲艺等节目。从正月初五持续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一支当地农民演艺团队在这里进行不同主题的演出,为市民和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泸县历来有民间演艺传统,活跃着不少民间演艺队伍。2009年,泸县整合全县农民演艺资源,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演艺中心——泸县农民演艺中心,创新性开启农民演艺抱团化、专业化演出管理,如今全县已发展到140多支专职演出团队、近5000名演员,形成在泸县乃至整个西南具有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本报记者吴梦琳

  整合“清吹”队 年演出超1.6万场

  泸县地处川南,文化底蕴浓厚,民间演艺资源丰富,拥有灯戏、民间小调、舞龙等民俗文化传统。在泸县,很早就活跃着一批专职化的农民演艺团队,被当地百姓称为“清吹”队。谁家有婚丧嫁娶等重要事情时,总爱邀请“清吹”队来助阵。2006年,泸县农民演员、被评为“巴蜀笑星”的张德高,登上央视春晚,成为当地农民演艺的“大事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泸县文体广电局整合当时活跃的86支农民演艺团队,创新性地成立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对这些民间演艺团队进行管理,并打造“县有农民演艺中心、镇有农民演艺服务站、村有农民演艺服务点”的“农民演艺网”服务网络体系。2013年,“泸县农民演艺网”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泸县农民演艺中心成立后,主要对农民演艺团队进行艺术培训辅导、文艺创作服务、演出管理等。”负责泸县农民演艺管理工作的叶顺有,也是一名音乐创作人,他告诉记者,经过几年蓬勃发展,如今泸县已拥有农民演艺团队140多支,专兼职演员近5000人,年演出达到1.6万多场。

  成立于1990年的“廖刚演艺团”,是最早成立的农民专业演艺团队之一,也是如今当地规模最大的农民演艺团队之一。从最初的整个团队10多人,到现在已有专职演员30多名,此外还有灯光、音响等相关工作人员。“如今一年大约有300场演出,除了在泸县,还有周边地区以及广州、深圳等地。”廖刚说。

  同时,一大批优秀民间本土演艺人才也被挖掘出来。在泸县,提起张德高、黄跃蓉等本土演员,人气并不亚于当红明星,在当地各种演出场合总是受到热烈欢迎。“如今在泸县,形成了给父母祝寿送一台演出,商场开业也给顾客送一台演出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叶顺有说。

  推陈出新 乡村舞台也要有“标准”

  舞蹈《龙腾泸县》、曲艺串烧《四个老汉夸好人》、龙舞《祈福龙乡》……2018农民演艺大舞台演出中,这些富有特色的原创节目,让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泸县文体新广局局长冯秋兰告诉记者,近几年,泸县开展农村文艺演出服务工程,每年投入财政资金300余万元购买公益性演出,在全县巡演200场次以上,既扶持农民演艺团队成长,也反哺当地公共文化,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活跃在乡村,也要走上舞台。2016年7月,“醉美泸州·泸县农民演艺大舞台”周末剧场开演,每周一次,邀请泸县农民演艺团队,走进泸州的江阳艺术宫,以不同的主题为当地群众带来充满特色的乡土文艺演出。邀请这些农民演员走进专业剧场的舞台,也敦促他们提高演艺水平。“有不少既接地气又颇有创新的原创节目也借此推出来。”冯秋兰说,同时,泸县还开展民间艺术职称评审、演艺技能考核认定,如今已有820余名农民演员获演艺技能认定,180余人获评初级艺术职称。

  从事20多年农民演艺的廖刚,对此深有体会:“群众对节目的审美认知越来越高,节目必须越来越专业化,才能赢得观众。”现在他们团队不仅有专业的节目编创人员,也会请外面的专家来帮忙编排。

  冯秋兰介绍,2016年,泸县农民演艺中心还争取到四川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泸县农民演艺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主要对农民演艺管理、服务活动进行分类,用各类具体的标准将农民演艺管理、服务活动的流程、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固化,确保农民演艺活动规范、有序。“我们从全县农民演艺团队中确定了10支试点团队,参与体系策划、标准文件编制与审核等工作。”冯秋兰说。

  “除了演艺团队,以后还将形成与之配套的创作、灯光、舞美、后勤等相关团队,通过‘菜单’式一键下单,即可完成一台专业演出。”叶顺有说。

  成立演艺联盟 期待迈向更大舞台

  随着农民演艺中心名气越来越大,品牌效应显现,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演艺相关人才来到这个小县城。

  来自广东的张晓琼,从小爱好舞蹈,由于家庭经济原因,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广东各地打工。在一次泸县农民演艺团队到广东演出时,她了解到泸县农民演艺,果断来到泸县谋求发展。而湖南人谢永艳来到泸县后,在他的带动下,一批在湖南做演出设备生意的老乡都来泸县创业,让泸县成为周边几个县区演出设备租赁的中心。在民间,开始有了“北有刘老根大舞台、南有农民演艺大舞台”的说法。

  随着乡村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如今与泸县相距不远的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农民演艺事业和产业也不断做大。为了把“南有农民演艺大舞台”品牌打响,去年7月,泸县和重庆永川、大足,宜宾珙县等地方的农民演艺组织,在泸县共同发起成立西南农民演艺联盟,聚集川滇黔渝农民演艺团队420余支,演员达到15000余人。

  冯秋兰告诉记者,联盟成立后,主要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政策共享等,搭建统一的信息资讯平台,根据各演艺团体的功能差异,形成演出资源优化承接和相互衔接,实现整体规模优势和高效运营态势,统筹合作开拓西南演艺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开放市场相互促进良性竞争,例如泸县廖刚演艺公司在隆昌市文广新局扶持下,成立了隆昌分公司,参与当地演艺市场竞争;红牡丹演艺团参与了云南宣威、内江隆昌以及泸州古蔺等地的政府购买公益性演出招标,承接了古蔺县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32场。

  除了“农民演艺”这张文化名片,泸县也在让更多未加入团队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春节之前,泸县首届村民春节联欢晚会《我要上“村晚”》在当地清平社区举行,村民把斗笠、打谷机、簸箕都搬上舞台,自己给自己办了一场热闹无比的春晚。

编辑: 郑轶

四川泸县成立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 发展演员近5000名

“泸县农民演艺中心成立后,主要对农民演艺团队进行艺术培训辅导、文艺创作服务、演出管理等。”冯秋兰说,同时,泸县还开展民间艺术职称评审、演艺技能考核认定,如今已有820余名农民演员获演艺技能认定,180余人获评初级艺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