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大”到“强” 新动能从哪里来

2017-03-10 09:24:00来源:四川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关键词】

  发展新动能

  2016年底,四川粮食总产全国第五,马铃薯、油菜籽产量全国第一,生猪、水禽、兔、蜂群养殖规模全国第一,茶叶、蔬菜产量全国前三,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大而不强却是痛点。消费需求在从吃饱到吃好转变,农产品结构不优、层次不高、品牌不强等短板愈发凸显。

  农业大省如何变农业强省?“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四川农业强筋壮骨开出了‘药方’。”代表委员和四川农业人一致认为。

  □本报记者 李淼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庞峰伟 陈岩 李欣忆

  聚焦供给侧 提升竞争力

  在省农业厅厅长祝春秀看来,总书记有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讲话,让她备受鼓舞,深感责任在肩。“中央和省委连续两年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法从‘着力加强’演进到‘深入推进’,是针对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老问题、不断涌现的新矛盾作出的战略部署。”四川常年调入140亿公斤稻谷和加工转化用粮,牛羊肉自给率仅85%,兔肉消费1/3需外调,淡水水产品自给率不到70%,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弥补的差距。“想进一步做大做强,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底气更足了。”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四川农业要提高竞争力,要多培育一些顶天立地的“四川造”农业企业。“四川乃至中国农业领域都没有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如果多些这样的企业,就有话语权了。”刘永好建议,要多些特色化服务,包括把全域旅游和生态建设与特色农业结合起来,形成“既有顶天立地又有遍地开花”格局。

  在省委农工委综合处负责人看来,总书记讲话中的“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切中四川农业的脉搏。今年省委1号文件首次把“有效提供安全农产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积极发展特色个性农产品、探索开发功能农产品”作为目标导向,就是要加快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

  发展新产业 站上“新风口”

  遂宁船山区东山村村支部书记曾和平对总书记指出的“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切身感触,“我觉得东山村有了新动能。”

  东山村曾是偏僻穷村,现在已变为美丽新农村,吸引业主建起颐养中心,发展农村养老。“重庆等地200多位老人入住,消费农家菜,村民当服务员,集体还收租金。”“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四川风景独好。”省委农工委综合处负责人介绍,四川是最早探索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省份之一,2016年在25个县市区开展示范县创建,农民收入增幅普遍高于同类区,项目区内村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四川经验被中央采纳,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写入今年中央1号文件。“总书记的讲话给了四川农业加速培育新动能的信心和底气。”

  全国人大代表、巴中市南江县“五郎”黄羊和“红旗”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认为,四川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最大问题在于留住人,要让农村人返乡创业、城市人到农村兴业,“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返乡创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改革再深化 释放新活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董事长黄光伟看来,总书记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村镇银行是机遇,更是责任。应该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建议赋予市县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权力,让打酱油的钱也可以买醋,需要对市县主体建立免责机制。”

  省农业厅合经处负责人表示,两年多来我省坚持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至2016年底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785.8万亩,流转率达30.6%,比2012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总书记还强调‘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省委农工委改革处负责人表示,我省今年已明确在推动农村改革上有新突破,推动土地股份合作成为规模经营主流模式,推广土地入股、流转、托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今年省委1号文件提出,在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扶持农业科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等6个方面改革有新突破。这些改革,将释放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四川农业由大变强。

编辑: 郑轶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四川农业;动能;农业农村发展;黄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