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在这里,体味别样的阆漫风景(组图)

2017-04-26 12:51:00来源:四川日报

  

  阆中古城院落。

  

  山水相依的阆中古城。

  

  嘉陵江阆中段美景。

  

  多姿多彩的阆中民俗表演。 刘晓钟 摄

  

  古色古香的阆中民居院落。

  看不完山川美景 说不尽古城往事

  □武功 山歌图片除署名外由阆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古城依旧。行走在阆中,仿佛置身在遥远的昔日时光。院落、古树、城墙、牌坊,在这里,“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变慢”。

  行走在阆中,又能体会城市蓬勃生长的脉搏。阆中水城、金沙湾旅游度假小镇等数个百亿元项目相继落地,在这里,旅游的品类不断丰富,内涵越发充实。

  看不完山川美景,说不尽古城往事。瞄准“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阆中旅游正绽放新的光彩。

  触手可碰的阆漫时光

  “阆中胜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诗圣杜甫的咏叹,跨越千年,犹在耳畔。

  有人不禁问,阆中天下稀,“稀”在哪里?古城走一遭,自会有答案——

  “稀”在古院民居。阆中古院落数以千计,总面积达2平方公里。融合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形成“串珠式”、“品”字形、“多”字形、“倒插门式”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成为古城文化的最佳载体。

  “稀”在山水相依。拉大视角,古城与周遭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清澈透明的嘉陵江顺着锦屏山、黄花山、塔山的山势绕城而过,“三面江光抱城郭 四围山势锁烟霞”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锦屏山上风光秀丽,楼阁亭榭林立,八仙洞、飞仙楼、杜工部祠堂、观星楼等,都是当地著名旅游景点。

  “稀”在古街大树。90余条古街巷纵横勾连,像是长短句一般巧妙组合,枝繁叶茂的古树点缀其中。有游客这样感叹:行走在古城,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体味古城之“稀”,更需要留步细细品味。除了自然天成的风水格局和随处可见的历史遗存,阆中更有璀璨夺目的厚重文化。阆中有2300多年的历史,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均居我省县级行政区之首。1700多年的汉桓侯祠,述说着猛将张飞的忠肝义胆;四川贡院、状元府第、状元牌坊,见证着状元之乡的文墨飘香;巴象鼓舞、川北皮影、川北民歌,传承着嘉陵江畔的古风遗韵。

  一次阆中之行,何尝不是一次丰收之旅、畅享之旅。

  

  阆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

  

  曲径通幽的阆中小巷。

  

  初夏时节的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的地理坐标——中天楼。

  全域发力的阆中速度

  4月17日,阆中再添喜讯。经过近半年审核评议,阆中荣获农业部颁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称号。据了解,通过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工带农,阆中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10多万人吃上了“旅游饭”。

  这是阆中旅游跳出古城、全域发力的一个缩影。

  新一届阆中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这一奋斗目标,突出旅游龙头地位,以旅游提名气、吸人气、聚商气,借旅游强产业、优环境、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必立足阆中古城这一核心资源,提升阆中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铸造最具中国特色、独具阆中韵味的古城旅游品牌。

  这样的底气来自哪里?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去年阆中接待游客人次突破8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新的机遇已经展现:广南高速、兰渝铁路、212国道、347国道穿境而过,距南充、广元两个机场仅1小时车程,阆中机场复建已经启动,嘉陵江航道建设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现已融入成渝2.5小时经济圈。

  瞄准机遇,阆中全域发力。今年以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成为阆中再出发的澎湃引擎——

  阆中水城项目,是阆中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支撑项目,包括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唐家山旅游综合体建设、金沙湖滕王阁至金银台枢纽沿线水上旅游开发三大板块,打造集水上娱乐、文化体验、湿地观光、休闲农业、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国际主题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农业、旅游等收入30亿元、实现利税3.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就业近万人;

  投资40亿元的阆中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包括阆中古城丝绸两厂,及白花庵街、笔向街、阆中文体活动中心和古城西门地块等,以服装服饰设计创意为主体进行整体打造,同时配套酒店、会展中心、商务中心、培训中心等。

  目前,阆中提出要求,着眼全局全域抓旅游,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着力构建“一核三区两带”的旅游发展格局。同时,积极培育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以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乡村旅游为主攻方向,丰富旅游层次,充实旅游内涵。

编辑: 郑轶
关键词: 组图,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