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惊艳出世 古蜀王侯的豪华大床原来是这样子长起的

2018-01-09 09:22:00来源:成都商报

  漆床

  2000年7月,成都商业街还处于盛夏的炙热中,几具船棺从泥土中“冒出”,让周围空气突然“凝固”下来,持续的发掘,让考古专家认定,这里一定是古蜀开明王朝晚期王族的墓地,其中长度达到18.8米的船棺,也堪称中国的“船棺之王”。

  然而,这次发掘还有后续,在船棺和灰坑中,散落着奇形怪状的木漆器,在文物修复师长达17年的修复后,又发现古蜀王国创造的又一件“神器”——一张长2.55米的漆床,上面纹饰精美、雕刻精细,床身上的回龙纹、蟠螭纹等让专家相信,这件随葬品,一定是古蜀王侯级别的人物才能够享用。

  惊艳出世

  出土后水中“沉睡”10年 战国漆器得以保存

  今年1月8日下午,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这件木漆器中的庞然大物,然而,要将它拼凑出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算是费了一番功夫。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肖嶙记得很清楚,商业街船棺出土时,大量纹饰精美的木漆器成了船棺中一大亮点。虽然这里被盗墓贼光顾过,但这些漆器并不被盗墓贼看好,而留在了船棺之中。

  “出土木漆器要保存下来很难,发掘之后必须立刻采取保护措施。”肖嶙说,当时文物保护人员马上用湿毛巾将这些木漆器包裹起来,送到实验室中,并让它们处于饱水状态,防止木漆器出现干裂、收缩的情况。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此话不假,在出土文物中,木漆器要能够保存下来,要么在西北干燥的区域,要么就是四川、湖北这些土壤湿度大的地方。肖嶙说,如果漆皮收缩、开裂,那么就难以看到这些精美的文物了。

  “当时的木胎含水率达到100%,更高的甚至达到300%。”肖嶙介绍说,从2000年到2010年,这些大型木漆器零部件就在水里沉睡,文物修复人员开始着手修复前的准备工作。这些文物是经不起实验的,容不得半点闪失。

  对修复好的漆床进行保养维护

  艰难修复

  脱水、干燥、塑形 4年时间才让文物出水干透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湖南和湖北地区就曾处理过很多饱水木漆器,在解决脱水的问题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修复人员介绍,业内最开始选用乙二醛这种化学试剂作为加固剂填充进去,后来又选用了一种乙二醛复合液来替代。

  出于这一原因,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博物院)联合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进行“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项目”。从2010年开始,这些文物正式进入脱水阶段,考古人员动用“吸心大法”,让这些木漆器泡在化学试剂中,将里面的水分排出,清洗、置换,一共花了4年的时间才完成。在这期间,文物修复师必须每天监测试剂浓度、比例变化,

  脱水之后,又是一个阴干过程,这一过程中不能使用加热工具,同时,修复师在给文物塑形的时候,还要用一些沙袋来保护辅助。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文物修复过程中,这些木漆器收缩比率不能超过5%,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给这批文物修复时,规定其比率要在3%的范围内。

  直到木漆器完全干透,修复师终于进入一个正式的拼接过程。

编辑: 郑轶

惊艳出世 古蜀王侯的豪华大床原来是这样子长起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肖嶙记得很清楚,商业街船棺出土时,大量纹饰精美的木漆器成了船棺中一大亮点。出于这一原因,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博物院)联合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进行“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