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乡村振兴 遂宁2万余户村民告别土坯房

2018-02-11 09:12:00来源:华西都市报

刘琼珍给新居贴春联,迎接春节。

刘琼珍到老屋喂跑山鸡。

新村安置点修建的“小洋楼”。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村民住上乡村别墅日子更红火

  春节临近,乡村的年味更浓了。62岁的老人刘琼珍在老宅喂完鸡后,回到新居贴起了春联。

  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桂花村,与刘琼珍一起搬进新居的六户村民,开始装扮自己的新居。在桂花村安置点,一共要建125套新居,目前己完成了6套。其余119套新房正在抓紧时间修建,村民有望在2018年6月搬进新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遂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土坯房整治试点,按老百姓的需求及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改造,计划在三年时间内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

  走访中记者看到,如今,经过土坯房整治改造的乡镇已旧貌换新颜。

  到目前为止,遂宁已有2万余户村民告别土坯房。根据遂宁土坯房整治规划,到2019年,全市85053户村民将搬进新居。

  A 一户村民的新家

  从土坯房搬进“小洋楼”开起小卖部,日子红红火火

  2日上午,62岁的刘琼珍把新居的院坝清扫之后,就赶到老房子去喂自家养殖的10余只跑山鸡。“咯咯咯……”她从口袋里装了一碗粮食出来,竹林里找虫的跑山鸡立即围到她的身边,拍打着翅膀向主人讨食。

  “这套老房子在安置点建完之后,就要拆除了。”刘琼珍说,她家这套老房子已经住了好几十年了,当时采用穿透木架结构建起来的,上面仅抹了一层泥。随着房屋老化,屋顶遇到下雨时,地下就会集上一层水,根本无法住人。去年,遂宁开始土坯房改造试点,刘琼珍所在的村社纳入改造范围。如今,新村安置点的6套小洋楼已经完工,刘琼珍一家搬进了占地75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老房子一直空着,就让给修房的工人住。”下一步,刘琼珍准备将老屋拆除后,复耕种上果树。

  喂完老房里的跑山鸡,刘琼珍回到新居,开始给新家贴春联。“春节快到了,贴上春联喜庆些。”占地75平米的二层小楼内,二楼的两间房屋用作刘琼珍一家的卧室,一楼除用作客厅外,还在靠近窗边的角落设了一个小卖部。“摆点香烟、方便面以及米面,为周围邻居和工地上的工人提供方便。”

  刘琼珍说,家里的土地流转给了农业公司搞种养殖业,每年能拿到几千元的流转金,68岁的丈夫到工地上做点小工,每天也能在家门口挣到50元。自己在家里面弄一个小卖部,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儿子大学要毕业了,以后的日子更好过。”

  随着春节的临近,安置点内搬进新居的老百姓都忙着贴春联,一些人还在绿化树上挂起了灯笼,红色的桃符将安置点装扮得更加喜庆。

  B 一个村子的巨变

  小山村建起集中安置点 新修的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在桂花村安置点,除刘琼珍家等6栋“小洋楼”完工,其余119套新房正在抓紧时间修建。“争取在2018年6月底完工,让老百姓搬进新居。”桂花村第一书记曾清明说。

  桂花村地处“十里荷画”景区的最尾端,过去进出村仅有一条2米多宽的土公路。曾清明刚到村里任职时,村委会都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土砖房,“房屋很破,村两委的同志挤在两间小屋内办公。”曾清明说,他通过协调交通、民政、国土、水务等部门,要来资金对道路进行了改造,并建起了二层楼的村委会,还在村委会里设置了乡村诊所。土坯房整治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曾清明结合当地部分村民房屋年久失修,及时将该村纳入整治试点。“安置点内建125套住房,目前已完工6套。”曾清明说,新修的水泥路修到了安置点门口,老百姓以后出行方便多了。

  通过小农水利整治,疏通沟渠、塘河库堰,完善乡村灌溉设施。通过建集中安置点,减少宅基地面积,增加了耕地面积,将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精细化种植。村里引进生猪养殖基地和水果种基地,老百姓不但能拿到土地流转金,部分村民还能就近务工,在种植基地内帮忙除草、管理,在家门口挣到钱。“种植基地内的3000余株果树已进入挂果期,不同季节都有水果成熟。”曾清明说,通过引入种植基地,也让当地老百姓的思想得到转变,低洼的农田种起了莲藕,山坡上的荒地种上了黄精、瓜蒌等中药材。富含白沙泥的高寺沟被当地农民种起了成片的花生。

  曾清明告诉记者,新村安置点建成后,村里将老宅基地进行复耕,带领老百姓种植果树,林下养跑山鸡。对公路沿线的低洼田块进行合理布局,借沟外的“十里荷现”景区项目,带动当地的乡村旅游,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C走出一条新路

  遂宁开启土坯房整治模式

  乡镇旧貌换新颜

  从2016年开始,遂宁市实施土坯房改造试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对标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要求,聚力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民生导向、政府推动、村民自愿、资金拼盘”的土坯房整治新路。

  为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遂宁在土坯房改造试点过程中,综合实施“土坯房整治+”行动,统筹新村建设、产业培育等工作,让群众既“住上好房子”,又“过上好日子”。针对有历史底蕴的川中民居,采取“土坯房整治+文化保护”的模式进行改造,注重保留传统院落,保护地域建筑文化,突出川中民居风格。针对集中搬迁的农户,则采取“土坯房整治+乡村建设”模式,将土坯房整治与幸福美丽新村同步建设,完善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于有条件发展旅游的乡村,采取“土坯房整治+乡村旅游”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打造民宿山庄。对于交通便利的乡镇,则采取“土坯房整治+乡村康养”模式,依托土坯房整治,以康养中心为龙头,带动土坯房整治户发展农村养老产业。

  如今,经过土坯房整治改造的乡镇已旧貌换新颜,到目前为止,遂宁已有2万余户村民告别土坯房。根据遂宁土坯房整治规划,到2019年,全市85053户村民将搬进新居。

  郑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洪攀

编辑: 郑轶

乡村振兴 遂宁2万余户村民告别土坯房

刘琼珍到老屋喂跑山鸡。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桂花村,与刘琼珍一起搬进新居的六户村民,开始装扮自己的新居。曾清明告诉记者,新村安置点建成后,村里将老宅基地进行复耕,带领老百姓种植果树,林下养跑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