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加大民企在高端装备制造业 政策扶持力度

2019-03-08 10:49:00来源:中国企业报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国防科技创新步伐;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为民企‘投身’军民融合注入‘强心剂’。”3月7日,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飚表示,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我国正陆续出台军民融合的相关制度机制和配套政策,为民营企业参与国防产品的研发制造服务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希望继续加大民营企业在国防高端装备制造业政策扶持力度并落到实处。

  据了解,航空发动机装备技术是国家需要建设的核心技术,是大国重器,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虽然国家给了“两机”专项,但因上报无门民企往往无法得到专项支持,这些核心技术与核心装备本身就是国家重点发展和建设的科技竞争力,是天然的军民融合项目,民营企业不仅要投资建设国家级科研能力,而且有时还会面临被打压、排挤甚至污名化的问题。

  “在参与高端装备制造方面仍有困难,如在科研建线投入、公平竞争环境、国防需求牵引和产业引导扶持等方面仍需政策保障。”他说,首先是经费支持与政策保障的需求。李飚说,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国产化自主保障迫在眉睫,但发动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仍是短板弱项,特别是高温涡轮叶片国产化能力薄弱。目前,已有国内民营企业开展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高温涡轮叶片的国产化研制,但该项目研制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巨大,需要国家装备发展部等相关部门在自主保障能力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和政策扶持。“建议给予参与国防科技装备制造的民营企业相关补偿,增加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民营企业为国家或国防专门建立的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线,应该给予民营企业建线经费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中“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升级”也是李飚关注的内容。他说,由于诸多因素导致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公平竞争的环境还不足,民营企业在长期积累的优势产业领域和相关央企集团竞争中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如在相关项目实施中,由于制度机制以及内部分工协作,往往出现了项目总师单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造成了民营企业“想进进不去”、“能干不让干”,仍然存在着 “玻璃门”和“旋转门”的现象。建议在国防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局面,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具备条件的领域,采用研发制造服务保障全过程 “国企+民企”的 “双流水”机制,营造一个民营企业“报国有门”的良好氛围。

  李飚建议,继续扶持民营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成果转化。

  “民营企业虽然投入巨额资金开展研发工作,但由于市场壁垒、信息不对称、政策制度不完善导致先进的技术无法实现成果转化,不利于国防产业高效发展。”他说,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国防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已有相当投入,但由于成果未能及时转化,相当一部分企业亏损经营甚至难以为继,建议国家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一是借鉴国防装备采购信息网的成功经验,利用相关保密网络,定期发布需求信息,让民营企业和相关央企在国防需求的获取上有同等权利;二是扶持依托优势民营企业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创新平台,发挥行业引领示范作用;三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完善混合所有制相关制度机制,更好地为国防企业进行相关产业配套。

  当前民营企业在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效、决策效率低下等矛盾问题,挫伤了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完善混合所有制相关制度机制,明确相关的责权利及决策机制,有利于加快军民融合的技术转化,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集群,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防建设做出贡献。

编辑: 郑轶

加大民企在高端装备制造业 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民企在高端装备制造业 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国防科技创新步伐;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相关内容,为民企‘投身’军民融合注入‘强心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