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7月20日消息(记者 安垚)7月19日,三巽集团(06611.HK)正式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今年首家IPO上市的房企。截至当日收盘,报4.75港元/股,振幅0.42%。总成交量1121.2万股,成交额5331.86万港元,总市值31.35亿港元。另外,集团香港发售部分获得3.22倍的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29倍的超额认购。

(三巽集团香港交易所上市仪式,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趋严,三条红线、两集中逐层加码,房企上市的赛道逐渐收紧。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港交所排队交表的房企不下10家,三巽集团此次能够率先破局并获超额认购,无疑使其成为了行业所关注的焦点。

坚定“2+X”战略,持续深耕长三角

三巽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植根安徽省、布局长三角地区的专注于住宅物业开发及销售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自2018年起,三巽集团积极采取“2+X”的扩张战略,即巩固安徽省及上海的业务,凭借在两个市场的既有地位,向周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城市拓展。

以无锡为例,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高能级城市,自去年中期以来,三巽集团在无锡连落4子。而短短两年内,三巽集团在江苏已布局近10个项目,这也是集团进一步拓宽其主业护城河的重要一步。

截至2021年4月30日,三巽集团共有44个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项目,覆盖12个城市,拥有总土地储备430万平方米。

从安徽发家的三巽集团依靠深厚的经验积淀,为其在长三角区域的深入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是企业能够在其他经战略选择的城市及地区续写成功篇章的原因所在。未来,三巽集团将积极布局长三角地区,如杭州、宁波及无锡等城市,并将积极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武汉、郑州等其他区域及城市群。

IPO一波三折 土储偏安一隅

虽然“2+X”战略对三巽集团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9年10月27日,三巽集团第一次递交招股书。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三巽中间曾两次递交港股书,但均以失败告终。2021年4月30日,是三巽集团第四次递交招股书,终获通过。

三巽集团上市之路的坎坷不顺或许与其土地储备过于集中有一定关系。

2018年,三巽集团将总部搬迁到上海,但是在上海却没有开发项目,其注意力仍集中在起家的安徽。

招股书显示,三巽集团所拥有的44个项目以及430万平方米的土储,其中位于安徽的土储占比达83.4%,共计35个项目。

(招股书内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对房企而言,聚焦区域、深耕重点城市群不失为提高产能的有效路径,但扎根过于集中的话,一方面是企业发展的规模化上不去,另一方面是其抗风险和市场波动的能力有待提升。

负债居高位,脚踩一道“红线”

从招股书来看,三巽集团的盈利增速尚属可观,但是细究其利润情况却存在增收不增利的窘境。2018-2020年,三巽集团的收入分别为7.24亿元、31.09亿元和39.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3.95亿元和3.68亿元。可以看出,三巽集团2019年收入与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但于2020年净利润出现了6.84%的降幅。

对此,三巽集团表示:“于2019年的收入较2018年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项目已交付的建筑面积增加。”对于2020年净利润出现下降原因,三巽控股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

与此同时,三巽集团的负债率也在持续攀升。2018-2020年,三巽集团的总负债分别为72.31亿元、124.96亿元、154.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72%;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140.5%、204%、135.9%。虽然资产负债比率趋势有所下降,但仍居于高位。

另外,截至2020年末,三巽集团的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9.3%,踩中一道红线。这意味着,上市之后,对于三巽集团的有息负债规模增长将有所制约。

在行业日趋收紧的下半场,增量之争,不进则退。三巽集团多次递表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只是第一步,未来的路依旧道阻且长。

(现场合影,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在2018年的关键节点,三巽集团的创始人钱堃曾公开定下了“小目标”:2018年实现120亿销售额,2019年突破300亿,并且5年时间内实现千亿销售额,进入一线房企的阵营。

然而实际步速却未能追赶上原定计划。据克而瑞数据显示,三巽集团2020年的全口径销售额为102.3亿元,位列173位。就此来看,集团距达到300亿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未来,三巽集团如何在深耕聚焦的同时扩大规模,保证财务安全边际并不断增强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才是企业能够长扬风帆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