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5月28日消息(记者 门庭婷)5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介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准备工作时透露,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面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碳达峰与碳中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让绿色低碳成为地产行业新趋势,同时催生了绿色债券的走热,房企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践行碳减排 构建“双循环”价值链

近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碳中和定义了未来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丹麦科技大学博士、国际WELL健康建筑专家、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专家黄俊鹏表示。

作为碳排放“大户”,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以及相关企业节能减排意义重大。《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黄俊鹏指出,房地产建筑业碳排放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建筑物化阶段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占比高,而申报绿色建筑认证是降低建筑物化与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据《2020中国绿色地产指数TOP30报告》统计,2019年全国共有101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认证面积约为1.3亿平方米,与上年相比大幅增长33%。而《中国绿色地产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6-2020年,PRIMB50指数入选房企共申报了8145个绿建标识,其中多家房企已经在绿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作为较早探索绿色地产的企业,朗诗官方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已获得48个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识,连续四年(2017-2020)位居“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榜首。2020年朗诗控股CSR报告显示,朗诗致力于行业绿色健康发展,获得亚洲企业社会责任绿色领导奖。

而另一家践行绿色战略的房企中国金茂2020年报披露,截至2020年底,累计获得绿色建筑类认证或标识219个,智慧能源项目落地10个,供能面积达2536万㎡。

此外,当代置业、招商蛇口等房企也热衷绿色低碳,积极发展绿色建筑。黄俊鹏认为,碳中和将助力房企建立新的双循环价值链,在拓展融资渠道、增强土拍竞争力、打造硬核产品力、降低供应链风险、吸引高价值客群、增强韧性保证资产价值等多个维度为房企可持续发展带来助益。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发展绿色建筑对房企未来发展意味着顺应环保潮流的同时相应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实现在业绩提升的同时强化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补充道。

借道绿债 碳中和下房企发展迎来新契机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债券成为地产行业的新热点。

所谓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

近日,弘阳地产宣布发行首笔绿色债券,发行规模2.1亿美元,而在此前,旭辉、合景泰富、中梁控股、远洋集团等多家房企于近期发行绿色债券。绿色债券在房地产行业的“存在感”被刷新,发行规模上升。

根据克而瑞对95家典型房企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1月20日,绿色优先票据的发行规模达到了36.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30亿元),其中 2020年绿色优先票据发行规模达19亿美元,同比2019年大幅增长245%;仅2021年1月,新力控股、建业地产、当代置业、禹洲集团、正荣地产五家房企合计发行了绿色优先票据达17.22亿美元,占2020全年发行总量的91%。

绿色债券在房地产行业的走热,与政策的放宽不无关联。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对绿色建筑的界定,不再强制要求绿色建筑达到二星及以上,只要求达到有效期内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即可,相较于2015年版绿色建筑须达到二星级及以上标准的要求有所放宽,政策利好给房企发行绿色债券带来更多信心。

此前由于融资成本高、核准难度大等原因,绿色债券在地产行业关注度较低。分析绿色债券近期走热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是企业内部因素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企业角度,黄俊鹏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在政策调控下,房企融资成本升高,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发行绿色债券能够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二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三是以绿色债券作为企业探索绿色发展、产业优化的基础。

而外部来看,柏文喜认为:“近期房企对绿色债券关注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和行业政策对绿色债券支持度较高,市场接受度较高,发行相对容易且财务成本较低。”

可以说,绿色债券是资本与政策双重作用下,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新契机, “当下融资环境更青睐于绿色发展,未来国内碳中和债、碳金融债等也会逐渐放开,地产行业绿色发展会面临更多机遇。”黄俊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