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一家千亿集团渴望逾越的大关。

  3月9日,北京银行公告称,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新华联控股,于3月6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约2.6亿股。减持后,新华联控股不再是该行持股5%以上的股东。根据北京银行披露,新华联控股此次减持均价为5.34元/股,套现约13.9亿元。新华联称此次减持系基于自身战略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然而,换一种说法,减持套现的背后,是千亿集团新华联的断臂自救。就在新华联减持北京银行股份的当天,新华联一笔10亿元中票无法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新华联控股解释称,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业务遭受重创。且其持续受到“降杠杆、民营企业融资难发债难”的影响,偿付贷款和债券导致现金持续流出,流动资金极为紧张。
  透过新华联控股的解释可以看到,这家千亿集团正在经受疫情下的现金流拷问。如何顺利度过这道难关,成为摆在新华联董事局主席傅军面前的当务之急。
  新华联债务危局推倒“多米诺骨牌”
  根据新华联的公开披露,其总资产超过1300亿元,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年纳税超过50亿元,业务板块涵盖文旅与地产、矿业、石油、化工、新能源、投资、金融、陶瓷、酒业等多个产业,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00余家,其中包括12家控股、参股上市公司。除北京银行外,新华联控股和新华联国际置地等相关公司还持有新华联文旅、四川宏达、广东科达洁能、赛轮金宇、长沙银行、东岳集团、新丝路文旅等7家企业5%以上股权。
  3月6日,新华联控股公开披露,因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兑付资金,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债券简称:15 新华联控 MTN001,债券代码:101558006)不能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该期5年期中票应于2020年3月6日兑付,应偿付本息金额10.698亿元。
  同期,资本市场的负面反应随之而来,新华联控股评级被连续下调。3月5日,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将新华联控股等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实质违约发生后,3月9日,东方金诚又将新华联控股主体信用等级由A+大幅下调到C。大公国际也将新华联公司主体及多期债券信用评级从AA+下调。其中,新华联公司主体和“15新华联控MTN001”信用等级被连降7级,下调为C,“16新华债”、“17新华联控MTN001”、“18新华联控MTN001”及“19新华联控MTN001”信用等级连降6级,被调整至CC。
  就在一个多月前,东方金诚将“15华联债”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同时将新华联旗下新华联文旅主体信用等级AA、“15华联债”信用等级AA列入评级观察名单。
  被波及的新华联文旅开始出现在连锁反应的链条上——3月10日,新华联文旅公告“15华联债”在本期债券存续期的第5年末将后两年的票面利率上调,由7.5%上调至8.5%。这无疑意味着新华联文旅借债要面临更高的资金成本;随后在3月11日,新华联文旅公告,因公司重大事项存在不确定性,“15华联债”自3月11日开市起停牌。
  就新华联控股自身而言,根据东方金诚3月5日披露,在未来三个月,新华联控股面临到期或回售的债券金额达到38.6亿元。
  就在3月10日,新华联控股还公告称,因为“15 新华联控 MTN001”发生实质违约,该事项已客观触发“19新华联控SCP002”及“19新华联控SCP003”的交叉保护条款约定情形。
  雪上加霜:疫情加剧新华联现金流之困
  3月10日,新华联控股在相关公告中坦承,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的严重影响,公司所属文化旅游、商业零售、景区景点、酒店餐饮、石油贸易等业务遭受重创,1-2 月减少经营回款超过 60 亿元。加之持续受到“降杠杆、民营企业融资难发债难”的影响,偿付贷款和债券导致现金持续流出,流动资金极为紧张。
  对于包括新华联在内的很多企业而言,疫情的影响都是雪上加霜。就新华联而言,此前本已经出现了业绩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新华联控股利润总额下滑52.34%,这主要是受地产业务板块收入结算影响。
  作为新华联旗下地产业务主要平台的新华联文旅,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56.25亿元,同比下降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46.64%。同期,新华联文旅现金流状况也表现不佳,经营性现金流17.2亿元,同比减少12.99%。
  有接近新华联人士透露,新华联控股投资业务涉及很广,但除投资银行等少量业务外,不少板块业务业绩与回报表现不佳。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2月中旬,新华联旗下东岳集团就发布了盈利警报,2019年东岳集团拥有人应占溢利预计下跌。而2019年前11个月,东岳集团拥有人应占盈利已经同比减少了35%。再如新华联旗下新丝路文旅,也在2月初披露2019年预计将录得“重大亏损”。而诸如2016年,新华联参与泛海控股定增,最终也是亏损退出。
  自救与求救:新华联寻求战略投资人
  3月9日,大公国际披露,根据新华联控股提供的“15新华联控MTN001”偿债安排,拟使用10亿元银团贷款专项用于续接。若贷款最终未能发放,则动用自有资金刚兑,自有资金包括银行账户余额及出售辽宁成大股份有限公司5.18%股权回款。截至2020年3月2日,新华联控股向大公提供最新银行账户余额及其他类型可用资金能够覆盖到期兑付本金金额。
  2月9日,辽宁成大公告,新华联控股拟作价13.39亿元,将持有的辽宁成大5.18%股份全部转让给韶关高腾。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减持北京银行还是清仓辽宁成大,都是新华联断臂自救之举。未来,甚至不排除新华联转让长沙银行股份套现偿债。
  近期,新华联控股也披露,正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同时加快引入战略投资者,缓解资金压力”,努力保障后续债务融资工具到期偿付。
  事实上,新华联从去年年中就明确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应对计划。新华联董事局主席傅军表示,“要切实处理好时与势、危与机、缓与急、进与退的关系”,坚决实施“瘦身减持”计划,转让出售部分资产;同时着手处理亏损企业。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傅军表示,“新华联文旅总公司将引进战略投资人,通过整合双方优势,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新华联控股公司也准备拿出部分股份引进战略投资者。”
  时至今日,哪些企业、机构将驰援新华联,扮演“白衣骑士”,仍是待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