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村新貌。本报记者 苏烽 摄

杭州招银商品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昕给巴音村和茶卡村的村民们演示“电商”教学。

“吃上旅游饭 致富门路宽”。
  本报记者 苏烽 陈曦
  盛夏时节,蓝天白云间美丽的茶卡盐湖夺目动人。远处,山脉起伏绵延,山顶白雪皑皑,圣洁而静谧;近处,靓丽的家庭宾馆和民宿,流动着人来人往的烟火气息。
  6月26日,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这个蒙古语意为“富裕”的村庄。从村头环顾望去,宽阔笔直的柏油路延伸到每家每户,一排排白墙蓝瓦的院落整齐有致,家家户户门前,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了最耀眼的风景。
  龙翔客栈、文萍家庭宾馆、蓉蓉家庭宾馆……顺着村道往里走去,只见拐角处的木质路牌上标识着数家村民们开办的家庭宾馆,整洁敞亮,各有各的特点。就在连排的家庭宾馆最北头,我们见到了64岁的巴音村老党支部书记盛延海,他家是巴音村第一个建成家庭宾馆的。
  站在宽敞的庭院里,盛延海介绍说,现在的巴音村是从距离茶卡镇20公里外的小水桥搬迁过来的。以前,在老村的时候,住的是泥巴盖的老房子不说,只能靠种些小麦、青稞、油菜生活,平均亩产50公斤的粮食也只够一家人维持生活。
  变化要从2013年搬迁后说起。“那时候村里人都不愿意搬迁,盛延海就带着一家人,第一个搬到了这里。”在堂屋里收拾柜台的盛延海老伴回忆说,当年政府给我们盖了新房子,几乎是拎包就能入住的,但大家还是不敢搬、不愿意搬。
  “搬过去没地、没粮食,去喝西北风啊。”这是当年盛延海在搬迁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话。那两年,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盛延海三天两头骑着摩托车来回辗转20公里不停地跑,不停地鼓励大家要相信党,相信政府。
  搬迁过来的第二年,就在盛延海现在住的这个120平方米的院子里,他自己筹钱开了巴音村第一家家庭宾馆。巴音新村毗邻茶卡盐湖景区,加上搬迁过来后,这边的居住环境、村容村貌、基础设施都焕然一新,这让盛延海和村“两委”有了靠吃“旅游饭”致富的想法。
  在巴音村走向脱贫致富的路上,有了像盛延海这样的党员干部,在村子走向脱贫致富的路上打头阵,村民们的观念慢慢开始发生变化,借茶卡盐湖旅游快速发展的“东风”,探索发展旅游特色产业的强村富民路也在这里徐徐拉开了帷幕。
  变化还在继续,巴音村朝着幸福向前走的脚步铿锵有力。“这两天,村里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我们村子又有了新的变化,我这个老党员也要跟上大家的步伐。”坐在院子中央沙发上盛延海打趣地说:“现在村里35户都开起了家庭宾馆,他们现在发展的个个比我好,互联网、民宿、网红打卡地,我再不加把劲就要落后了。”
  原来,让盛延海自叹要落后了的事情便是巴音村在最近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把落脚点放在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上,通过“1+4”党员教育基地为村里开办的35家家庭宾馆开展了学习经营管理方法、客服基本规范、电商、计算机基础知识辅导等课程,提高了每一户家庭宾馆的服务质量。
  31岁的祁永娟一家三口住在村里第二排排头的院子里。“生意最好的时候,连院子里都扎满了帐篷。”刚刚把从北京来的一行游客送走的祁永娟,正忙着在家里收拾屋子。走进整洁干净的客房,里面配有电视机、沙发、茶几,还有单独的卫生间和WiFi网络,客房里一幅茶卡盐湖风景艺术画点缀着这里舒适、温馨的氛围。
  “看,他们都是从美团上订的房间。”祁永娟高兴地向我们展示手机上的订单信息。祁永娟说,这还多亏了村“两委”帮我们争取的电商培训活动,教我们在网上宣传、推介、预订,这下我们不用再每天到街上去揽客了,坐在家里等着生意进门就好了。接下来,祁永娟还打算把家庭宾馆再好好装修一下,让它更有文化气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入住。
  走出祁永娟家的龙鑫客栈,我们在路上遇到了正要带村民们去茶卡村参观民宿的巴音村党支部书记赵永龙一行人。跟随赵永龙我们来到位于茶卡村的镜上小憩壹号店,这是杭州招银商品服务有限公司在茶卡村打造的民宿示范项目。
  “我们要通过电商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家庭宾馆。”经理李昕拿着手机边讲边操作,来自茶卡村、巴音村的村民们正听得入神。
  赵永龙介绍说:“虽然现在村里35户村民都开了家庭宾馆,但是家庭宾馆的经营者与服务员全是我们的村民,大多没接受过太多教育,文化水平和服务水平都不太高,没有受过正规的旅馆经营管理培训,服务质量还不太高,所以这次我们便趁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给村民们来一次集中培训,好让大家心里有个目标。”
  “要多学学人家的办法。”
  “大公司开的宾馆就是和我们的不一样。”
  “我回去也要把房间重新布置一下。”
  一时间,设计别致的大厅中回荡着村民们热烈的讨论声,声声蕴含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