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由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拍摄制作)

央广网西宁3月14日消息(记者 樊永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青海湖之北而得名。这里有功勋闪耀的“原子城”,海天一色的“青海湖”,生生不息的湟鱼“洄游季”,更有雄伟的雪山、绵延天际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和肥美的牛羊。

青海湖 (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海北,因水灵动。这里是青海湖和湟水河、大通河、黑河的水源涵养地和发源地,青海湖入湖水量的80%来源于此,而流经河西走廊、内蒙额济纳旗的黑河、托勒河水量的90%也源于此,青海的母亲河——湟水河在此地汇聚壮大……

“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的金银滩草原上,坐落着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我国因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

从西宁市驱车约两小时即可抵达西海镇。行车途中,不断攀升的海拔以及不断下降的温度,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在此科研人员的艰辛。

夏日的金湖(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曾经艰苦卓绝的环境,西海镇在多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一座山水之城。县城东西两侧分别有金湖、银湖,经过改造升级后,使得这里有了水乡的优雅气质,水清可游、岸绿可憩,景观怡人。

郭广胜是金湖巡护员,每周至少巡河三次,发现河道保洁、防汛等问题立即安排整治,他既是河道保洁监督员,也是河道管护宣传员,守护着金湖的日久长清。

“自河湖长制工作实施以来,这里水清了,环境变化了,每年都会吸引不少候鸟前来栖息。”郭广胜说。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黑河源头 (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西海镇属于湟水河流域,远负盛名的不仅有“原子城”,还有金银滩草原,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正是这里创作的。

西海镇往西约一小时路程,就到了甘子河。这是一条青海湖水系内陆河流。虽然正值春季,因为海拔高,但气候仍然极其寒冷。

李红录,是海晏县甘子河乡的一名生态巡河员,保护好乡村卫生环境,守护好甘子河是他的主要工作。

“通过河湖长的宣传工作,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河道垃圾也少了不少。”李红录说。

西海镇河湖长办公室主任安永来介绍,2021年,海晏县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巡湖4500人次,维护更新公示牌68块次,安装永久性公示牌58块,清理整治生活垃圾35.4吨,建筑垃圾26.7吨,实现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甘子河注入青海湖 (央广网记者 樊永涛 摄)

不仅是海晏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幅员辽阔,河湖长制工作下,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已然上演。

走进刚察县,每年夏季,青海湖内数以百万计的湟鱼,成群结队的,沿着入湖的河流逆流而上,到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沙柳河、哈尔盖河等河中产卵,这是一次长途跋涉的生命洄游,形成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高原奇观。

走进门源县,百里油菜花海争相开放,依托生态旅游资源,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花海一侧,大通河一路向东,通过青海“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为湟水谷地现在与未来发展带去希望。

走进祁连县,山水相依、水润田野、水草肥美、绿荫笼罩大街小巷,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在此奏响。

……

海北藏族自治州河湖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董存奎介绍,海北州辖区内共有河流23条,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全州上下共设立河湖长323名,河湖管护员411名。

“通过六年的宣传引导,全州各级河湖长对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新的认识。全州农牧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行动更加自觉,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董存奎说,辖区内三大水系(湟水河、青海湖、黑河)水体总体保持稳定,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II类及以上,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河湖周边的乱采乱堆、乱挖乱建等行为得到了有效地遏制,进一步改善了河湖周边生态环境,为构建生态宜居环境,念好山海经,写好草木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滕萌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