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乌兰8月10日消息(记者 汪晓青)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出发,驱车15公里,行至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沿途经过荒漠灌丛,终于,一片碧波荡漾的蓝湖浮现眼前,这里就是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海西州乌兰县铜普镇和柯柯镇境内,境内有都兰河、赛什克河两大河流,水源充足,牧草丰盛,平均海拔2973米,是动植物的理想栖息地。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2014年,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当地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建设“湿地生态文化和地域文化展示平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乐园”的要求,扎实开展湿地公园养护管理,蓄力打造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目前,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有四位护林员,他们分为两人一组,每次轮班在公园值守半个月。“我们主要负责园区内植物的病虫害监测、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阻止乱砍滥伐、偷猎等行为。”马生云是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村民,从事护林员工作已经有15年了。据他讲述,通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工作,乌兰县过去风沙严重的现象已得到极大改善,如今当地植被逐渐茂盛,鸟类增多,环境优美。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护林员巡护中(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以前村子里吹起风沙,白天犹如黑夜,看不清东西,现在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重中之重,村子里也有专门的护林员,负责绿化浇水,村庄也大变样了。”护林员苏世财来自乌兰县柯柯镇西沙沟村,对于生态环境的变化,他有着切身感受,对都兰湖的变化,他也极具发言权。

护林员马生云向记者介绍园区植物(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园区内的白刺果(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我见过一年四季的都兰湖,最让我触动的景象,是每年冬天的时候,白天鹅迁徙到这里,湖面上白白的一片,还有赤麻鸭等聚在一起,看起来好像是‘动物开会’。”苏世财介绍,都兰湖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每年有黑颈鹤、灰鹤、鹅喉羚、灰雁、斑头雁、赤麻鸭等多种野生动物“光顾”。

“夏季到公园来观景游览的游客很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日趋深刻,对这里天然美好的生态环境十分喜爱,很多人慕名来这里观察水鸟、土壤、湿地环境等。”苏世财说。

公园里,芦苇随风浮动,盐角草、盐地碱蓬、盐生凤毛菊等耐盐植物丛生,湖面上渔鸥飞翔,画面静谧美好。

都兰湖芦苇摇曳(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据了解,为确保湿地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使都兰湖碧波荡漾,乌兰县持续加大对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开展专项巡护、宣传及执法检查行动,引导湖区周边农牧民群众合理划定放牧区域,避免造成湖区、湿地污染破坏。同时,多次开展湿地公园自然保护教育专项活动,向当地中小学生普及湿地保护的知识与理念,树立保护湿地生态的良好意识。目前,已累计投资800万元,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及退耕还湿项目,都兰湖区域及周边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湖区动植物资源种类、数量稳步增长。

走进柴达木盆地,走进青海乌兰,美好的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在被更多人熟知。

编辑:张海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