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今天下午3点,大家再忙也得把手里活停下来,咱们老秦在北京领奖呢,中央一台播出领奖实况呢,大家一定要准时收看。”10月17日下午2时,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党支部书记马维军在村民微信群里发了一条语音通知。

  这条语音通知瞬间成为涵江村爆款新闻,村民都为老秦点赞:“国家大奖就应该发给老秦这样的攒劲人。”“怪不得这两天不见老秦,原来去领奖了。”“油缸倒了也得收看老秦咋领奖”。

  老秦,就是秦振邦,中国人民银行西吉县支行派驻涵江村第一书记。今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10月17日,在北京接受表彰。

  老秦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10月17日,村民苏罕买和丈夫苏孝平一大早就上山挖马铃薯去了。今年雨水多,马铃薯长得又大又俊。白花花的马铃薯,紫红紫红的马铃薯,一个个像金豆豆一样,随镢头从地里跳跃而出。

  但雨水多也有不好处——挖收迟了会烂掉。为了抢收,两口子中午就着茶水啃了两个馒头,继续挖收。

  正在忙得不可开交时,苏罕买手机“滴”的一声响,一听是村支书通知收看秦振邦。

  苏罕买连忙催苏孝平装满一车马铃薯回家。当他们急急忙忙进家门时,邻居苏文福奇怪地问:“这么好的天气咋不挖了,回来干啥呢?”

  “老秦北京领奖上了中央电视台了,我们回来看他咋领奖。”苏文福一听也跟着苏罕买进屋收看秦振邦。

  “老秦可是个说话算数的人。”苏罕买的思绪飘向了两年前。

  2017年2月,秦振邦到涵江村第7天,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精准扶贫不养懒汉,大家要有主动发展的劲头,不能再想着等靠要。从今天开始,烂泥滩村要翻篇,开始新的一页,大家有没有信心?”秦振邦满以为自己的激情会点燃乡亲们的热情。

  没想到,一个村民腾地站起来向他发难:“秦书记,你今天的话我们都记下了,你要能带我们过上好日子,你就是好样的。要不然,你就是个溜嘴货,趁早卷铺盖走人。”

  这个村民就是心直口快的苏罕买。

  那时,涵江村名叫烂泥滩村。一直靠天吃饭,赶上年景不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发展肉牛养殖是条致富的好路子。秦振邦决定调整种植业结构,在保证口粮的前提下,少种粮食多种草,保证牛羊有“口粮”。规划容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秦振邦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响应者很少。有人说没钱,有人说没技术,还有人说鬼知道能不能挣上钱!等等吧,先看别人咋弄。

  秦振邦寻思着得在村里找个典型做榜样,让村民们看着样子干起来。

  在大会上发难的苏罕买引起了秦振邦的注意,一打听,他们两口子牛养得不错,决定拿他们俩做样子。

  苏罕买家住在村上最边远的山坳里,遇到雨雪天,老人孩子出不了门,地里的庄稼进不了门。几十亩山地、两头牛,全家苦干一年收入不到两万元。

  苏孝平的几个姐姐都在新疆,日子过得一个比一个好,她们联合动员弟弟把家搬到新疆挣钱。

  秦振邦去他们家时,他们正收拾东西做搬家准备。秦振邦拦住他们说:“你们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村正在申请养殖示范村的项目,这个项目一旦申请下来,指定能挣上钱。咱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谁愿意背井离乡,你要是信我,跟上我干,我保证你能在家门口挣上钱。”

  两口子一脸疑惑地看着秦振邦。

  秦振邦知道他们心里想啥,接着说:“你们放心,缺钱咱们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免抵押免担保;缺技术咱们请专家教。反正我有信心,就看你们敢不敢干。”

  苏罕买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秦书记,那就试试吧,干不成我们还得走。”秦振邦带着她家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帮着建起了牛棚和饲草青贮池,联系购买了5头母牛。

  看着她家的牛养起来了,秦振邦松了一口气。

  好景不长,一天晚上,苏罕买气喘吁吁地跑来找秦振邦:“秦书记,我家的牛快不行了,一整天都不吃草,你快去看看吧。”

  秦振邦也不会给牛看病,怎么办?秦振邦拿起电话边联系兽医边发动汽车往苏孝平家赶。兽医来后,秦振邦帮着兽医拉牛打针,清理肠道。送走了兽医,秦振邦和苏罕买两口子在牛圈里守了一夜,天亮时,牛终于开始吃草了。看秦振邦疲惫不堪还要去上班,苏罕买两口子拉着秦振邦的手说:“秦书记,我们养牛,你操心受累成这样,我们一定好好养咧,要对得起你。”

  现在,苏罕买家存栏14头牛,年收入达7万余元,盖起了新房,添置了家电,购买了农用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苏罕买的成功,点燃了大伙儿养牛的热情,纷纷找到秦振邦,都说要养牛。这下有秦振邦忙的了,帮大家申请扶贫小额贷款,指导种植饲草,一栋栋牛棚建起来了、一座座青贮池挖好了,一头头优良品种肉牛买回来了,涵江村终于有了支柱产业。如今,全村养牛800多头,户均5头、人均1.8头,牛存栏量比过去增长了10倍,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示范村。

  老秦和咱们是一条心

  “老秦咋还不出来?”苏罕买、苏文福等围坐在电视前焦急地盼望着。

  当主持人念出秦振邦的名字,他们的耳朵全竖直了,脖子伸得长长地看着秦振邦走上了领奖台。“老秦的苦没白下”“领奖人唯有他年龄大,都快60岁的人了。”他们聚精会神看着,小声谈论着。

  “我说老秦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不光是说他帮我们养牛挣钱,还是因为他说,两年天气就能把硬化路通到我家门口,能吃上自来水,能通上网。这些都实现了。”苏罕买说。

  “说起修路,我还得感谢人家老秦。”苏文福接过话茬说。

  2017年5月,涵江村组道路硬化。

  开工前,苏文福的老父亲苏生成找到秦振邦,扑通一下跪倒,抱着秦振邦的腿哭喊:“秦书记,路从我家地里过,坚决不行!”

  原来,按照规划,苏文福家的10亩耕地要被全部占用,虽然有赔偿,但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地才是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命根子,老人有气,在情在理。

  秦振邦立马找到工程项目部,要求重新规划。对方直摇头,说“改道不行,那要增加多少成本和工期呀!”秦振邦三番五次去找,反复说这10亩地对苏文福一家脱贫致富的重要性。

  终于,在秦振邦的软磨硬泡下,施工方同意了,说:“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了老百姓的事,跑了这么多趟,我服你了。”苏文福一家心里的疙瘩解开了,村里的群众越来越觉得老秦和他们是一条心。

  10月17日下午,30岁的苏雄正在青贮池边粉碎青贮玉米腌草,玉米粒和着秸秆丝喷入池内,池内腌好的饲草香喷喷的,人都想吃一口。

  15时,苏雄停了粉碎机,打开手机收看秦振邦领奖的直播。

  “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得感谢我秦叔。是他苦口婆心帮我养起了牛。”

  苏雄原先养着两头耕牛,种着几十亩薄田,日子过得寡淡寡淡的。秦振邦一次次到他家做动员工作,“年轻轻的,得干点大事,不能这么推日头下山。”秦振邦帮苏雄贷了养牛款,带他出去到养牛好的村子学技术。

  “今年春天,为了给我协调盖新牛棚、挖青贮池,秦叔忙得一天没吃饭。晚上回到宿舍,冲了一碗拌汤。泡馍吃时,发现馍上长了一层绿毛,他只好泡着这样的馍吃了。我再不好好养牛,能对得起秦叔一片苦心吗?”

  苏雄下决心规模养牛。今年,他家种了35亩青贮玉米,挖了青贮池,圈里肉牛存栏达13头。“你看,那头老黄牛就是原先两头耕牛之一,再育肥一段时间,我就卖了再买进一头基础母牛。”

  ……

  “老秦,今天,我为你自豪!”涵江村党支部书记马维军边收看节目边发祝贺短信。

  秦振邦回复一条获奖感言说:“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我感到无比光荣。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我将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对得起组织,对得起涵江村的父老乡亲。脱贫攻坚还在路上,我将继续与爱同行,永不掉队。”

  再过两个月,秦振邦就要退休了。“退休后,只要组织需要我,我想继续驻村扶贫,我要在涵江村的父老乡亲的心里绣出幸福花!”干扶贫的秦振邦还有牵挂,秦振邦的心还在涵江村。(记者  王玉平 党硕  实习生 樊帆 文/图)

<p>  秦振邦接受颁奖后拍照留念。    (图片由本人提供)</p>

秦振邦接受颁奖后拍照留念。(图片由本人提供)

<p>  10月17日,涵江村村民收看颁奖直播。</p>

10月17日,涵江村村民收看颁奖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