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夏银川市区出发,向着贺兰山的方向,一路向西,约莫1个小时的车程,贺兰山近在咫尺,大片的葡萄园也在眼前出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果然名不虚传、规模初现。粗略数了数,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庄真不少。仅从外观看,各有各的特色,有欧洲风格、有中西合璧、也有中国特色的。蓝赛葡萄酒庄隐匿其中,很是低调。

 

  酒庄的“门面”

  典型晋文化风格的建筑

  “蓝穹沧海始为干,塞上耘来辟亩田”是蓝赛葡萄酒得名的缘由。酒庄创始人说,他祖籍山西,对晋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很想建一个既能生产贺兰山优质葡萄酒,又能找到家乡味道的地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开发给了他实现愿望的机会。于是,原本从事建筑行业、在葡萄酒业是个“门外汉”的他,也跻身其中,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昊苑村相中了这片地,开始了一次大胆而又浪漫的“跨界尝试”。

  天杯

  曾经熟悉的小院

  2009年买地、种葡萄;2013年,开始建酒庄;2015年,意大利纯进口的葡萄酒生产罐装线投入运行开始酿酒。酒庄的起步,给人一个感觉:慢。一如建酒庄的初衷,力争精打细磨。慢,不是慵懒,而是努力让自己的匠心“到位”。

  长廊里的故事

  民宿之炕

  蓝赛酒庄门口有两根青灰色的盘龙柱。西边的谓之:“望君出”;东边的称之“盼君归”。“望君出”寓意着“蓝赛人不要贪恋酒庄美景,要勤于业务,了解市场动向和消费者喜好,把蓝赛美酒带给各地宾朋”;“盼君归”则寓意“庄主不能在外久久羁绊,要尽快回来料理酒庄事务”。大门是挑檐设计的传统中式门楼:青砖灰瓦、原木铆钉。进入院内,一个飘飘欲飞的葡萄女神铜雕像立在正中,后面则是雕刻着葫芦、松鹤和葡萄图案的砖雕牌坊。牌坊后方,两栋独立的楼阁相向而建,典型的晋文化风格,不由得让人想起电视剧“乔家大院”里的场景,楼里的摆设也无一不彰显着酒庄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酷爱。

  陈列架里的文化

  品酒室

  葡萄酒生产线和酒窑、橡木桶陈列区便置于这浓浓墨香味儿的楼下底层,别有一番意韵。酿酒师吴志鹏说,蓝赛酒庄从设计之初到目前为止,总投资已达8700多万元,一直坚持以“质”取胜的生存法则,200多亩葡萄种植基地,亩产控制在340公斤到470公斤之间,95%的原浆酒入橡木桶陈酿3个月到18个月不等的时间。即便有些酒出了橡木桶后,品质不够完美,也会再“回炉”到橡木桶继续陈酿。用他的话说,做葡萄酒也像做人一样。不同年份的酒各有千秋,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最终才能达到内外兼修、品质完胜的目的。酒庄年生产能力最高可达150吨,目前年生产40吨、5万支葡萄酒,最大的酿酒罐仅10吨容量。酒庄主打的“一号酒”墨诚窑藏达18个月,车间发酿约1个半月,年产仅6000支,秉承着量少质优的原则。

  销售经理余晓佳说,蓝赛酒庄的酒基本是“墙里开花墙外香”。酒庄销售没有走大流通的路子,而以会员制为主要销售渠道,且90%都是宁夏区外客户,在区内知名度并不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的销售理念正在做适度调整。

  蓝赛葡萄酒庄的品牌以“墨”和“茉莉”命名。其中,“墨”取自庄主女儿的名字;“墨”系列——墨诚、墨然、墨研,三个名字中蕴含着真诚酿造、崇尚自然、不断钻研、追求卓著的期许和愿景。既有浓厚中国文化的内涵,又有爱女心切、对女儿寄予厚望的“小心机”。酒庄品牌陈列室里,十多个获奖证书被摆放在并不显眼的位置,应了蓝赛一贯低调的风格。其实,各类国内外葡萄酒评奖中,蓝赛并不低调。曾于2017年分别荣获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铜奖和法国国际葡萄酒专业权威赛事Gilbert&Gaillard金奖。

  发酵酒罐

  少不了的橡木桶

  酒庄不大,占地10亩。信步其间,亭台楼阁、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移步换景,浓浓的晋文化古风扑面。一池碧水被打造成葫芦状。“葫芦”的大头养鱼,小头有供观赏的莲花、浮萍;有人来做客时,那鱼便可现钓现做,成为盘中美食。水上一亭,谓之“茉莉亭”。茉莉在中国,既是寓意高洁,受人喜爱的花卉之一,也是蓝赛酒庄的品牌。想必这正是庄主心中想要的贺兰山下“乔家大院”——一座传承山西文化特色的酒庄。

  贺兰山下葡萄园

  难以想象,这座中式酒庄的地基最早还是西洋范式,甚至连地下酒窑的高度都不幅合要求。据说,还是酒庄建设初期庄主的一次欧洲酒庄考察之旅,回来后决心要建一个具有中国文化韵味的酒庄,便一举推掉了欧式的建筑框架,重新设计,才有了现在的蓝赛。

  崖柏木雕

  蓝赛酒庄从开始创意、到建设,直至发展到今天,似乎都有点随心所欲的感觉。

  有闲时,约上三、五好友,来趟蓝赛,既能感受行云流水的晋文化建筑特色,又可以远观贺兰山阙,把酒临风,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