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刘湾村的张家大院里,有两棵百岁大青葡萄树。一棵占地1.5亩,另一棵占地1.7亩,伟岸轩昂。

  1月12日,所有的大青葡萄树早已进入了休眠期,张家大院里的两棵老树也盖着棉被睡得深沉。

  “因为根系过于庞大,它没办法像普通葡萄树一般覆土过冬,而要在树根上面先放一层塑料布保湿,再铺棉被取暖。除了过冬保暖需要格外照顾,其他时候,这两棵百岁老树和其他葡萄树一样,并不娇气。”张志发说,老树的枝条会时常修剪,根却是老根,地面下根系到底如何庞大,不得而知,仅露出地面的根茎就比两条成人的大腿粗。

  盘根错节的地下无声世界,讲述着百年岁月的人世变迁。站在自家院内,张志发和记者聊起了两棵老树的成长和几代人手艺的传承。

  非遗

  张志发从没想过,自己家里几代人种葡萄树的手艺也能被评为非遗代表性项目。

  2017年7月,张志发家的大青葡萄种植技艺被评为吴忠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项目申报书里,关于这门独特种植技艺只有简单几行字的介绍:沙田种植;以压条繁殖为主,以保持种苗的纯真性;长方形木架,面南,成45度仰角。全程全额使用农家有机肥,春、秋季在根部挑沟土埋油饼、适量胡麻油。少量灌水,纯手工采摘。

<p>  2020年11月3日,张志发修剪残叶,为大青葡萄树埋枝过冬做准备。</p>

  2020年11月3日,张志发修剪残叶,为大青葡萄树埋枝过冬做准备。

  “跟其他人种植的方法差不了多少,有专家说,我们施肥灌水的节点把握的好,问我是从哪儿学来的,我说从我爷爷到我父亲再到我,都是这么种树,我们一代一代看着做,照着学。”张志发说,老父亲在世时常说葡萄树是有生命的,它就像个不会走动的人,把种树当成照顾孩子,树就长得好。如果说张家种植技艺的特殊之处,大概就是用养孩子的心去种树。

  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的张家大青葡萄,是张氏家族传承百年的家传果树品种。张志发说,祖上大青葡萄种植历史太久远了,他也仅听父亲说过,张氏家族在清朝末年就已拥有30亩规模的葡萄园,后经战乱,疏于管理,殆止荒废。

  在长辈们夜里“扯磨”中,张志发了解到,家里的两棵百岁树是爷爷为了乘凉、度荒年种下的。偶然机缘埋下的种子,谁也没想到它会茁壮成长,后竟静观百年世态变迁。

  百年时光里,老树到底经历了什么,到了张志发这一辈已不甚了解。但如何照顾好它们,一辈辈却牢记在心。

  张志发说,春天三四月份第一次灌水,特别重要,要让它喝好。葡萄树睡了一冬天,口干舌燥,喝好了水神清气爽,伸个“懒腰”,新的一年好生长。春天的施肥也很关键,很多人觉得树休眠一冬缺营养,一开春就猛加肥,结果树木长势反倒不好。树跟人一样,睡了很长时间,肠胃吸收消化慢,第一次吃饭只能缓着来,吃得过饱伤肠胃。春夏梳果梳枝保证它不要结果太多或太少,太多或太少对树体都是一种损伤。冬天埋枝后,把树周围都清理干净,不要留下污染源,再上一次农药,让它没病没害安稳冬眠。说起来简单,可严守时间点去做好每件事就很难。只注重产量质量,不关注树体是不行的;有了病症再去吃药看病就迟了。每个时间点要做好每个节点的事情,偷懒少做一两样、少做一两次都会影响树体状态。

  一辈一辈耳濡目染,张家子孙都是种植大青葡萄的一把好手。张志发被选聘为“土专家”“科技特派员”,经常给当地农户讲课、传授经验。“一条树枝上结果还是长叶子,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冬天我就能预估出第二年这棵树的产量。这都靠经验积累。”

  这份经验成了张氏家族种植技艺里含金量最高的部分。

  张氏家族把这份经验分享给周边的人,带领大家通过种葡萄发家致富。吴忠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书里写道,张氏家族种植葡萄已历经五代近三百年历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种植技术,所种植葡萄色泽鲜亮,甘甜醇香,口感好,是郭家桥乡品牌水果,被吴忠市政府确定为特色产业。

  传承

  “我们家族的人对大青葡萄树的感情很深厚,对于我们而言,它们就像家人,困难时伸手扶持,难过时给予安慰。”

  张姓家族是个大家族,从张志发太爷爷到了张志发这一辈,每一辈兄弟姐妹都有10个。孩子多口粮就成了问题,借粮借不来,自己家粮食不够吃,葡萄树成了“救济粮”。“叶子、卷须、果实都可以吃,而且大青葡萄含糖量高容易饱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棵树救济过家里很多的叔伯姑婶、兄弟姐妹。”

<p>  2020年11月,记者第一次在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刘湾村张家大院里见到百年大青葡萄树,一棵树占地1.5亩,气势磅礴。</p>

  2020年11月,记者第一次在吴忠市利通区郭家桥乡刘湾村张家大院里见到百年大青葡萄树,一棵树占地1.5亩,气势磅礴。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志发的父亲张明礼不再安心于守着一亩三分地种田,他带着族里子弟开始外出打工。内蒙古各地,区内的银川、石嘴山,一年四处跑,虽然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不比在家种田少,但张明礼仍乐此不疲。家里的葡萄树就留给了女人们照顾,直到1983年。

  1983年,对于张志发家里的人来说,是最黑暗的一年。外出打工的张氏子弟突发意外,一场车祸,多个叔侄去世,其中包括张志发的哥哥和叔叔。“我父亲从那时就回来种地,再没外出打过工。”当时只有七八岁的张志发总能看到父亲站在树下或绑枝或剪枝的身影。“那会儿就觉得他太喜欢树了,每天一个人在树下能忙很久。现在想想父亲那时可能是非常思念爷爷、叔叔以及我哥哥。那场车祸对他的打击很大,爷爷留下来的两棵树成了他心里的依靠。”张志发说。

  2013年,张明礼家的老房要拆迁,可他坚决不同意。说出原因后,家里儿女哭笑不得。“乡里领导开玩笑跟我说,他们以为老爷子不同意是想多要一套房,没想到老人是说院子里的树没去处,如果把树都移走,他就同意拆。”张志发说。乡里帮忙联系吊车,把张明礼院里几十棵树全部移至别处。等张志发把每棵树的去处一一说清楚后,张明礼才安心。

  靠着种植大青葡萄张志发家成了郭家桥乡第一个万元户。

  可优厚的收入对张志发来说却没产生吸引力,他高中毕业后没几年就去外乡承包温棚创业。由于缺少经验,连年亏损。“几年赔了几十万元,还得靠家里大青葡萄的收入贴补。”2012年,张志发也收了心,把棚租给了别人,自己回家专心种葡萄。他承包了60亩地专门种大青品种,后来又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人一起种。刘湾村三队共290余户,家家户户种葡萄,大青葡萄种植面积达369亩。

  张志发让自己的小儿子读了林业大学,“主课学习树木种植专业知识,再辅修一门工商管理或市场营销,希望以后为大青葡萄产业长远发展发挥作用。”作为非遗第四代传人的张志发已经为第五代传承人的回归做好了打算。

  馈赠

  “穷三队,烂三队”的称呼消失多久了?

  张志发说,大约有十四五年了。那个穷得姑娘们都不愿意嫁过来的刘湾村三队,那个“种一葫芦,打一瓢”的刘湾村三队已经变得很遥远了。如今的三队,家家户户有产业,每家至少有一两个温棚,二三亩大青葡萄树,三四万元的收入。“家家住楼房,开小车,以前是我们出去给别人打工,现在是我们雇其他地方的人来打工,三队在全乡都是数一数二的富裕队。”担任刘湾村三队队长的张宝仁说,今年大青市场格外好,队上的葡萄没有零售,全部批发走了。

  张志发家大青葡萄多,2020年收入已过百万。“张家大院”大青葡萄的牌子也越来越响。“我们的品牌市场认可度很高,百年大青葡萄树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而来。现在百年大青葡萄全部走高端路线,广东有个地方每年会提前订购,每公斤最高能卖到100元。”张志发说。

  人种树,树养人,万棵大青葡萄树润泽一方人。

  “大青葡萄是宁夏葡萄里历史最悠久的品种,而且在全国其他地方很少见,算是宁夏比较有当地特色的品种,它的种植、育苗方式都比较特殊。这类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品质表现又比较好的品种就是一种资源,我们必须把它保存下来,目前大青不存在灭绝的危险,因为我们已经把它当作一种产业开发了,更利于品种发展。”宁夏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陈卫平说。

  据了解,宁夏大青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青铜峡和利通区,利通区大青葡萄种植面积达2200亩。在利通区,除了郭家桥乡刘家湾村集中种植外,东塔寺乡白寺滩村种植也已成规模。白寺滩村500余户农户葡萄种植面积达1620亩,其中大青葡萄种植达到1200亩,注册的“龙二大青葡萄”品牌闻名遐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出了一条路子。

  “以前从年头苦到年尾,挣不了几个钱。家里5个娃娃,既要吃饭穿衣,又要上学花费,生活压力很大。现在,大青葡萄亩产都在3000斤以上,不愁卖,效益好。”嫁到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40年,靳淑芳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自家种植的大青葡萄连年喜获丰收。自从开始种植大青葡萄,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这几年,家里不仅翻建了150平方米的砖瓦房,而且给儿子买了房和车,娶上了媳妇,吃穿不缺,日子都奔小康了。(宁夏日报记者 智慧 马照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