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同心12月4日消息 (记者郭长江、许新霞,图片均由郭长江拍摄提供)去年4月,按照县上要求,旱天岭村成立集体养牛合作社。7、8月份,村里先后从东北买了401头牛。担心新进的牛水土不服,丁建华干脆把铺盖卷放到了牛棚里,吃住不离牛圈
旱天岭村民的第一代搬迁房

  闫军回忆说,那段时间,丁建华有将近3周时间吃住都在牛场上尤其是前两周,每一天都在牛场上。他曾经3看见丁建华,一次看他就在牛圈门口水泥地上睡着,睡得很沉很死第二次就农民的三车车厢里面睡第三次在他自己的皮卡车车厢里面睡着丁建华满身都是牛粪,就了把这批牛防疫工作做好,尽量减少损失。

丁建华自费给村民盖的养牛场

  精心“伺候”好这些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牛宝贝”,丁建华有时“傻”得让人掉眼泪。7月18,村集体牛场的一头母牛难产,丁建华和村里的几个“牛把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母牛救活了,新生牛犊落地后却没了气息。在场的其他人都已经放弃了抢救。细心的丁建华忽然发现小牛犊的肚抽搐了一下。他喜出望外,冲了上去,竟然跪在地上为牛犊做起了人工呼吸。

采访村民马国才

  人就跪在地下,把牛嘴就吹开了。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大家见过给人做人工呼吸的,但是给牛做人工呼吸真是第一次他就在连续吹,连续吹,吹了大概有个十二三分钟的样子,那个一下就送上来了。”看着丁建华脸上脖子上整个衣服上流满了牛的羊水和水,早已把他看作兄弟的闫军心疼不已,眼泪几乎都要下来了。他着实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人会为了集体的事做到这个份上。 旁边观望的一些老牛把式都纷纷议论说,要是放在自己的牛,怕也早都放弃抢救、宰掉了。

采访村民马英贵

  实际上,丁建华心里有两个“宝”,一个是牛,一个是老伴儿马宝花。和老丁结婚30多年了,甚至两个女儿出嫁,马宝花都没让老丁操太多的心。可当丁建华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带领群众养牛时,马宝花由最初的支持,变得有些无奈了。由于长期患有冠心病,加上去年4月的一次意外摔伤。马宝花多次让他带着去看病。丁建华总时刻盯着村里的牛,加上新冠疫情防控,实在抽不出时间陪去医院。

  过两天我闲了,过两天我闲了,一直过两天。结果一过就是一年多。”

采访丁建华的爱人马宝花

  这一忙,直到今年9月,马宝花的病发展成了肺栓塞,直接危及生命,丁建华这才着了急,连夜将老伴儿送医院一个月,马宝花居然连续做了三次手术,才转危为安至今,左腿上还留着30多厘米难以愈合的疤痕,躺在炕上,脸上还浮肿着。好心的邻居们常常上门帮她做饭、维持日常生活。

丁建华皮卡车里的牛药

  提及老伴儿的病,丁建华是满心的愧疚。他以为是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可没想到,小病被他耽误成了大病。可即使这样,马宝花在银川住院期间,丁建华也是天天在同心、银川200多公里的高速路段两头跑。每天晚上,不赶回牛场亲眼看看那些牛,他心里总不够踏实。不知不觉中,马宝花又被排在了丁建华的“牛宝贝”之后。一次,马宝花出手术室,刚清醒没多久,抬眼望去,四处看不到丁建华的影子。结果我一打电话,人家已经回来在牛圈里给牛打针着呢说牛有了病了。”马宝花无奈地说。

村集体的牛

  对于同样满身是病,可仍然保持着那股“拼劲儿”的丁建华,共事一年多、已成为带领村民稳定致富最佳搭档闫军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渐渐悟出了他的初衷“他每一天从早到晚奔波在工作一线,老百姓大事小情全部都在肩膀上扛着,更多的是来自于他对旱天岭老百姓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采访丁建华

记者在旱天岭村采访

  如今旱天岭70%以上的村民家养牛。全村牛存栏量由2013年的6头,增加现在的3200多头全村贫困发生率已降到1.18%,还创造了“党支部+致富带头人+集体经济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模式,在全县率先实现集体经收益分红3月,经过评估检查,旱天岭村终于脱贫出列。

洁净的村道

  今年10月,丁建华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脱贫攻坚奋进奖。“今天,旱天岭也有了树了。夏天树绿油油的,一天比一天好,将来我想着会更好的。”丁建华憧憬着一天比一天更好的旱天岭,一天比一天更富裕的乡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