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银川5月30日消息(记者 彭照) “来,新鲜大蒜,4斤5块,1块2毛5一斤。”清晨7点半,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光明巷早市里,38岁的任大姐站在六、七十公分高的椅子上卖力地吆喝着。身材干练,天生有着一副大嗓门的她很快吸引到不少人的光顾。“我家蒜有好点的、次点的、干净的。好点的2块、3块一斤,次点的4斤5块。”她一边用手比划着摊位上早已分类好的大蒜,一边向记者介绍。受疫情影响,银川市各小学前两天刚复课。安顿好两个孩子上学后,她7点才到早市摆摊,较平常晚了近半个小时。

逛早市的人们

  光明巷早市,一条集卖蔬菜、水果、干货、肉(豆)制品和早餐于一体的约500米长的小道。蔬菜和水果分区经营,早餐和肉(豆)制品大多分布在道路两旁的店面里。每天早上6:30-9:00开市(疫情期间8:30结束)。“开市期间,我们实行严格的管理。为了安全起见,巷子只允许行人通行,禁止机动车与自行车经过。”早市负责人张学河说。9点一过,270家商户仿佛听到“一声令下”,准时收起了摊。保洁员有针对性地进行打扫,巷子又恢复一天的正常运转。

  罗大哥夫妻俩

  站的高,能吸引更多顾客

  挑选菜品

  清晨,当大街上还只有零零散散的几辆私家车经过时,光明巷早市早已焕发了生机。巷道两侧,温柔的阳光穿过树叶播撒在人们脸上,有些还散落在肩头,宛如一道美丽的风景。这个承载着许多老银川人记忆的地方,成了不少老百姓每天的必去之地。有人还一大早,专门坐公交车来这里买菜。推着手拉车、背着帆布包的老人随处可见。“新鲜、多样、便宜、方便”是他们对这里最直接的印象和评价。

排起长队的早餐店

  打包八宝粥

  共话家常迸发的开心

  “丝瓜5块一斤,小白菜2块一斤。”在西边的蔬菜区,带着一口浓郁的重庆合川口音的罗大哥夫妻俩正忙着与顾客讨价还价。老两口个子都不高,妻子张大姐走路有点蹒跚,她一边回应着这边的客户,一边缓慢地将身后的塑料袋递给那边的丈夫。十几年前,在老家教小学的罗大哥放弃了教师的职业,携着妻子和女儿来到银川,开始了新的生活。刚开始打工,赚不到钱,夫妻俩决定摸索着卖菜。在信义市场的摊位,他们一呆就是十几年,直到今年初拆迁,才搬到了湖滨市场。新开的湖滨市场缺少人气,他们又想办法在早市里弄到了一个摊位。早上在早市上卖菜,早市闭市后将菜再推回到湖滨市场的店里去卖,夫妻俩的一天,就这样度过的。“每天确实很辛苦。凌晨三天,去海吉星市场进货,六点赶回早市摆摊。”罗大哥说,“不过我很满足。刚来的时候女儿才上一年级,现在她已经大学毕业,在银川当实习医生了。”言谈话语间,感到夫妻俩很感激银川人的友善,对往后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选好的蔬菜准备称重

  挑水果的老人

  开心的任大姐

  巷子中间,有一个颇为显眼的蓝色牌子,上面写着“复称台”三个字。这是早市管理处为了避免买家上当特意设置的。顾客觉得缺斤少两了,可以拿到称上复称。早市管理员说:“很少有人这样做,因为大家彼此都很信任。”

  巷子两侧的店铺,三、五成群提着大袋小袋的市民围在热气腾腾的包子摊面前,忙得老板应接不暇;鸡蛋灌饼、豆浆油条、韭菜鸡蛋馅饼……几乎家家早餐店门口都排了一条不长不短的队伍。吴忠手拔毛鸡、榆林黑豆豆腐等店也一直门庭若市。

复称台

  并非所有在早市的卖家都是收获满满的。来自安徽的王大哥最近有点愁,做了13年菌菇类买卖的他,跟记者倾诉:“这生意做不成了,挣不到钱了。”原来,在他家附近有一个夜摊市场,现在忽然不让摆了。“光有早市,没有夜市,不好卖。”王大哥说。有夜市的时候他们夫妻俩早晚都出摊,好的时间,一天能挣个几百块,现在单凭这里的早市,再加上从去年底到现在,生意逐渐变得清冷,一天仅收入两、三百。一年挣个两三万,房租要耗上万儿八千,王大哥坦言,这日子过得有些困难。他打算今年再干一年,明年回老家就不来了。说着,他随手拿起一把金针菇吆喝起来:“新鲜的金针菇,两把5块,一把1斤……”

收工了

  8点半左右,早市上响起了管理员的哨子声,闭市的时间到了。见人群还未散尽,不少商户干脆爬上自家的三轮车上,站起来起劲吆喝。声音,不停地回荡在烟火气儿十足的巷子里,让人实在不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