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乌兰察布5月25日消息(记者 王秋蕾 通讯员 钟真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东距北京240公里,西距呼和浩特市220公里,是内蒙古距离首都最近的县。近年来,兴和县立足“围绕首都、依托首都、保障首都、服务首都、得益于首都”的发展定位,正全力打造面向首都的“大菜园”,面向首都的“后花园”,在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思路下书写新的篇章。

一条洋河连京蒙

永定河上游有南北两大支流,北支为洋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境内,于河北省怀安县境内汇流成洋河,流经张家口、宣化等地,在怀来县夹河村与桑干河汇合后始称永定河,流入北京。这便是兴和县与北京的渊源。

永定河(央广网发 杨培升 摄)

兴和县有三条较大河流汇入洋河,一是东河水系:主要有二道河和银子河;二是南洋河水系:主要有三道边河;三是西洋河水系:主要有营子川河,其中,二道河是境内最长的河流,全长87.5公里。境内有中小湖泊23个。全县有2662平方千米属永定河上游流域。40年前国家已立项治理,经过35年的艰苦奋斗,共完成治理面积705.668平方千米,其中造成梯田46.253平方千米,造林475.406平方千米,种草182.447平方千米,淤地坝1.562平方千米。

永定河素有北京的母亲河之称,洋河作为上游水系自然受到流经地各方的重视,因而由这条河流所维系的京蒙互助合作由来已久,不仅沿河造绿而且沿河造富,周末驱车向北,夏消暑、秋纳凉、冬看雪,京蒙帮扶更是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端上北京人餐桌。一条洋河连京蒙,溯源而上,沿水而兴的乡村罗列,绿野繁盛,兴和县已然成为北京的小菜园和后花园。

一汪春水洗心尘

兴和县东南部15公里处的群山中,镶嵌着一颗美丽的明珠—察尔湖。她以秀丽、神奇,让北国高原的粗犷增添了几分婉约、柔美,也让广袤的乌兰察布草原显得多情、深沉。

察尔,蒙古语的意思是春天即将消融的冰,寓意春天来了。察尔湖便是北国的一汪春水。

察尔湖(央广网发 杨培升 摄)

察尔湖四周丘陵围绕,湖面像沉在山间的一面明镜,映照着天空中的流云,粼粼波光间,泛舟欢歌,在快节奏的都市工作一周后,心情便一下子放松开来。

静谧的夜晚,仰望星空,邂逅城市之外的自然美景,在星月之下洗濯都市工作的疲劳。看山望水感受淡淡的一丝乡愁,这便是北京人的周末去处。

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是兴和县致力于打造生态文明的样板,用生态文明助推旅游业的发展。2012年8月14日,国家正式批准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进入国家队的“察尔湖”,向着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产品、提供更具特色的旅游服务目标坚实推进。

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总面积6.6万亩,水域最大面积7.7平方公里,占东洋河流域面积的67.6%,总库容1.16亿立方米,平均水深6-9米。水库最大流域面积2250平方公里,察尔湖晶莹剔透,没有工矿企业的废水、废气污染,达到饮用水级别。

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有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药材、山野菜和食用菌。水生动植物分布量大,饲料资源丰富,养殖种类有鲤鱼、鲢鱼、武昌鱼、草鱼、鲫鱼、公鱼等品种,肉质好,味道鲜,是极佳的无公害绿色佳肴。度假区粮食种植有莜麦、荞麦、玉米、豆类和马铃薯等;有机蔬菜种植施用有机肥料,生物制剂防虫治虫,是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绿色食品。

察尔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万亩农业园、万亩牧场、万亩湖面让人感受塞北现代农牧业的风采。景区群峰起伏,连绵不断。

“醉”美湿地里的民族风情

涝利海有水面积2360多亩,主水面为椭圆形天然湖泊,湖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林地和农田,南面有淙淙泉水,西面是由沼泽和湿地构成的草滩,北面是辽阔的天然牧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绿意盎然的涝利海湿地草原生态圈。美丽的湖泊、翱翔的水鸟、丰茂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构成了一幅风格独特的湿地草原风光,再加上当地浓郁的蒙元文化特色,使这里成了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的理想场所。

涝利海夕阳(央广网发 张胜洁 摄)

涝利海湖水来源丰富,四季长流不息,具有蓄水和防涝的功能,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涝利海逐渐成了候鸟迁徙途中的“驿站”和“天堂”。2021年9月23日,“百美村宿——兴和县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在兴和县大坡底村顺利举行。该项目采取共建共享模式,村委会将村民闲置房屋集中流转后成立旅游合作社,引入运营商开展运营,将部分收益留在合作社并为全村村民分红。项目建成后,预计为兴和县吸引高端游客2万人左右,增加旅游收入3千万元以上。

生态屏障的有力见证

春有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有鸟语花香,遍野深绿,秋有层林尽染,异彩纷呈。冬有白雪漫漫,郁郁青松。走进兴和县苏木山林场,能清晰地感受到绿色生态屏障的震撼,史诗般的建设历程,撼天动地的播绿故事,为这片热土增添无限魅力。

苏木山(央广网发 兴和县委宣传部 供图)

苏木山,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林场总面积24万亩,有林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8%,生态价值可达50多亿元,有“天然氧吧”之称,被誉为内蒙古“第二小兴安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上,苏木山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好风景”带来“好光景”,“绿水青山”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苏木山每年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2.67亿元。苏木山脚下的卢家营村获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人均每年增收2万多元。

此外,苏木山平均坡度在45度以上,良好的地势生态环境,使它入选为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健走基地、内蒙古第十四届运动会圣火采集地,相继举办了2017、2018“中国健身名山·苏木山登山节”、中国国际露营大会、苏木山徒步穿越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兴百业,和天下。兴和县努力做好首都“后花园”、坝上“绿明珠”,以其独特的位置优势正在续写京蒙合作的长篇故事,立足高视野,着眼新发展,以全域协同发展理念,全面展示“大美兴和”的壮丽画卷。

编辑:田凤元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