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匠精神,时代气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国家建设的先行者,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逐梦者!

即日起,央广网内蒙古频道将陆续推出《匠人匠心》系列报道。用镜头记录和弘扬内蒙古各行各业基层一线人员孜孜以求、锐意创新、推动行业进步的工匠精神。

“三石”杨磊,性格直爽率真,地道的呼市汉子。他只要拿起刻刀,憨厚的脸上便顿时严肃起来,及至雕刻大功告成,紧绷的神情泛起一丝温润。

“磊”,有坦荡洒脱之意,正如其名字般,杨磊对微雕事业的热爱也同样坦荡。

早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杨磊的雕刻天赋就已经有所显露,平日里他喜欢收集干树枝、橡皮、杏核,仅凭着一把修脚刀,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儿,在“小三石”的手里活了起来,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尽管父亲极力反对,但杨磊对雕刻的热爱却愈演愈烈,为了能更好地完成雕刻,杨磊将自己半年的早点钱攒了下来,换来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套刻刀,由此开启了自己的雕刻人生。

源于对内蒙古浓厚的情感,创作中期杨磊将蒙古族元素与微雕结合,既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也收获了许多外地游客的青睐。其中,杨磊最出众的作品之一《风中的额吉》就以杨磊朋友的母亲为创作背景,刻画了一个老阿妈瞭望远方思念儿女的场景。在一指大小的橄榄核上,老阿妈的形象只有小米粒般,细细观察,毫厘之间老阿妈的思念之情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如今,杨磊对于雕刻的热爱仍丝毫不减,为了让雕刻这门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授和培养后辈上。谈及自己的十七个徒弟,杨磊表示远远不够,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喜欢上这门艺术,让这门艺术更好地扎根在北疆。(央广网记者 田凤元 实习生 李慧芳 王皓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