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朱健康:植物学家眼中的春天

2017-06-16 07: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刘柏煊)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谈及平时的工作状态,朱健康介绍,“早上很早就去,深夜才回家,或者周末不休息,你不去特别努力就老跟在别人后面了。”他认为科学研究没有捷径,从事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要去琢磨,去思考,去努力,去坚持。

  

  朱健康在实验室做实验

  在上海辰山植物园里,各类奇花异草挑战着人类想象力的极限。而在热闹竞放的花草背后,园子的西北角,有处闹中取静的小天地,这里就是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是这片小天地的“掌门人”,虽已年过五旬,但记者眼前的他依旧身材匀称、头发乌黑,颇有一丝“逆生长”的意味。而他所研究的课题,正是如何让植物“逆生长”,不过逆的不是年龄,而是恶劣环境。朱健康解释,“植物很少生活在一个所谓的理想条件下,即光、温度、土壤营养成分等都处于最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不存在的。在不是理想的条件下笼统称为‘逆境’,比如温度太低叫低温逆境。”

  朱健康边比划手势边解释,自己所做的是提高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理想的植物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但我们知道目标是什么样的。我们中心提出一个‘Dream Plants’的口号,‘理想植物’——既高产优质,又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一点。你做梦去想,最理想的植物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干旱没关系,它抵抗过去了等到下雨又长上了。”

  

  朱健康在实验室做实验

  试想一下,如果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不再“娇气”——不怕天气的忽冷忽热、不惧病虫灾害的来袭,这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意义都不言自明。

  要让植物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能在干旱、盐碱、高温、低温这些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下,使植物能够有很好的产量、质量,少投入、少用农药、少用化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朱健康看来,正如植物能在逆境中成长,人生也应该经得起逆境的涤荡。

  

  朱健康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作为出生在安徽北部一个小村庄的农家子弟,朱健康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挑过粪,割过草,挨过饿,受过冻,拮据的生活一度压抑着他的梦想:“我想当时很多的农村学生应该都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都比较实际,能够吃饱穿暖,在那时能吃上商品粮,有稳定的工作。”

  1983年,朱健康终于如愿考上中国农业大学,成为改变命运的寒门子弟。在农大学习四年后,原本是土壤专业的朱健康却考取了北大的生物系,后又赴美国攻读植物学硕士学位。他说,“当时偶尔听一些讲座,说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被这个鼓舞了也被诱惑了,想着要不要去到一个新的领域,去探索未知的东西。”

  在美期间,朱健康在植物抗旱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因此在33岁就受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正教授,在42岁就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他坦言,尽管当时自己在学界已享有盛名,但还常常遇到一年写几十份申请,却没有一个项目获批的情况。“做科研是很奢侈的一件事,很烧钱。在经费申请上要花很多精力、很多时间,申请到经费以后可以做研究了,但不会那么轻松,很多时候会失败。”

  2012年,朱健康毅然选择回到中国,因为他对国内的科研环境充满信心,并笃信“时势造英雄”。“个人的事业要发展就要跟上潮流,中国发展特别快,经济上去了,国家对创新、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也特别大。人、财、物都有了,真正能做非常好的研究了。”

  在国内扎根五年,朱健康如今已成为植物抗逆生物学领域世界级领军人物之一,他和团队目前已在《自然》《科学》《细胞》等世界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近300篇论文,获得业界高度肯定。朱健康坚信,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大背景下,他所从事的研究,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而言,将越来越不可或缺。而他同样也深知,失败是一种常态,与那些荣耀的光环相比,经年累月的屡败屡战才是“科学家”这个职业最真实的状态。可只要有坚持,春天必不会远。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知识分子;植物学家;科研

朱健康:植物学家眼中的春天

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