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享单车一定优于城市公共自行车? 专家“辩”其优劣

2017-03-15 22:2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 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央广辩论会今晚的辩题是:《共享单车发展一定优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吗?在越来越快速运转的互联网时代,科技发明与社会应用之间,是否产生了裂变?》正反方辩手:张翼、宋晓阳;现场嘉宾:全国人大代表邓中翰;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齐。

  邓中翰:赞成共享单车出行方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建人、董事长,“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表示,今年两会期间,长安街进入到大会堂的入口周边停了许多辆共享单车,科技改变生活,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共享单车使得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出行更加自由。邓中翰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希望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供和需匹配起来,政府更多的从导向或者是管理角度参与。他赞成共享单车出行方式。

  邓中翰解释,在北京,大家都很担心出行拥堵和由此产生的污染,共享单车带来一条新的风景线,带着一种时代的风尚和时髦感,共享单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对于单车损坏、乱停乱放的问题,邓中翰认为,应该“拥抱新科技,然后在实践中不断打磨,不断寻找更优化的方案。”政府出台规范、标准,规避这些问题。邓中翰坚信共享单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一定会带来更好、更多的、更方便的服务。

  张翼:共享单车是靠市场化力量

  中国之声特别观察员张翼认为,共享单车是靠市场化的力量、靠资本的力量发展起来的,但是公共自行车在绝大多数的城市都不成功,“要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发展,美国也好、英国也好、澳大利亚也好,公共出行绝大部分比例是市场的企业去支配,资本的力量、市场化力量去支配,越是竞争的市场,它的价格越平稳。”

  周齐:共享单车没有提供后续服务 怎么能够可持续?

  周齐认为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产物,建设初期的目的是要干什么?是倡导和引导人们绿色出行,解决“城市病”问题。“城市病”是两个问题:一是污染问题;一是道路拥堵问题,”这种出行方式会解决城市污染和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要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的慢行系统,把它纳入城市交通体系里。共享单车把这个体系打破了,是在一种无序状态下建立的一种出行方式。这种引导会方便一部分人出行,但会影响城市秩序。所以在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把它纳入秩序里,因为现在讲法制、讲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的核心要义就是各种人,人、车、路等都要在一个秩序环境下。”

  周齐表示,共享单车也好,公共自行车也好,都是提供给市民的一种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好坏,是由执行者表达出来。北京公共自行车搞得不好,不能说公共自行车这件事情不好,“提供公共产品,我觉得有几个要素:第一提供公共产品是满足大多数市民需求;第二倡导公民素质。提供公共产品,不能够选择使用公共产品的人。公共产品好不好,首先不能定位为使用公共产品的人应该有多么高的素质。周齐提出质疑,现在共享单车提供方便的同时,第一无秩序,第二是根本没有后续服务,这种怎么能够可持续?

  宋晓阳:共享单车与政府公共自行车一定会取长补短

  宋晓阳提出疑问,现在共享单车是爆炸式增长,在城市的慢行系统过程中,它让城市更加有序还是像现在这样导致城市无序?“大家现在使用的共享单车会出现什么问题?用户体验不好,车椅子的座位不舒服,还有骑上去非常沉,其次值得信任的金融服务体系现在没有建立起来,很多一些共享单车的押金不能保证随时能够退还到用户银行账户里。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可供安全使用的车辆没有保证。现在每天在朝阳区有600辆车有可能会被损坏。如果刷完之后发现共享单车不能用,共享经济从何而谈?想让共享单车在城市里能够成为疾驰的自行车,如果质量不过关,骑两天就坏,用户摔个稀巴烂,不给用户按时退押金的破自行车,人们是不需要的。”

  在宋晓阳看来,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城市公共汽车、城市公共自行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优于共享单车,为什么说是可持续?首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政府的协作非常重要,从未来发展角度说,共享单车与政府公共自行车一定会取长补短。

编辑: 姜萍
关键词: 共享单车;城市公共自行车;市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