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中原传统文化评说 > 曲艺传人

央广网

期待河南坠子的下个春天

2016-10-27 16:25:00 来源:央广网

  在商丘一处老旧居民区,我们找到了租住在这里的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的传承人吴桂兰,院子里发黄的墙体霉变起皮,破旧的电线杂乱的爬满墙壁,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年近70的老人早早的就等在了巷口。

  吴桂兰:您现在大概有多少学生?学生很难说,小孩没有几个,小孩总共就三个,那不是小孩得的一等奖、奖品,我主要是培养。

  老宅共两层,老人说,之所以选择租住在这里,一是房租便宜,更重要的是屋子多,可以供来商丘演出的戏曲爱好者和弟子们居住。

  吴桂兰:带人家就得管起人家的饭,人家演员那么远来了不得住你这,你不能让人家掏钱吧。这得房租多少钱?700,你就是有三室一厅、两室一厅也得租这么大的,不然住不要这么多的人。

  自幼跟随母亲学艺的吴桂兰13岁就登台演出,弟弟拉胡她唱曲,为了养家糊口,她和弟弟白天去学堂,晚上练功,姊妹俩一前一后,走街串巷表演贴补家用。

  吴桂兰:俺姊妹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白天上学,放了学以后回来俺妈妈就教给我点,俺们就到下面去唱,俺妈身体不好,36岁就过世了,俺姊妹两个就得唱着吃。

  日子过得难,可吴桂兰的技艺却日渐成熟,盼望着步入和平年代能迎来曲艺春天的吴桂兰却被历史开了一次玩笑,十年文革让她熟悉的河南坠子“变了味”。

  吴桂兰:到文化大革命以后就没有曲艺队了,叫文化宣传队。那时候唱的形式和以前都不一样了吧?唱的都是新的,比方说最新指示了,有的时候俺正睡着,最新指示来了,随即编到天明,编了以后就得演出。

  1978年,文革的烟云已逐渐消散,吴桂兰重拾传统曲目,开始了她作为一名民间艺人的第一次“为人民服务”。

  吴桂兰:恢复了以后俺就开始下去唱场子了,到人家农村里、集镇上开始和过去一样唱老戏了。

  下乡演出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并不乏味,走的地方多了,听戏的人也就多了,这让吴桂兰相信,河南坠子在中原大地有着深深的群众根基,更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老百姓听戏,首先得吃饱饭”。

  吴桂兰:从90年又不兴唱场子了,下去唱了以后收粮食、收麦,从那我就不唱了。那时候没有人组织,就个人管个人了,到你这个庄,不管有人没人俺就开始唱,唱罢以后就挨家挨户的去收,不给钱了都。什么都不给的呢?那也有,你自己搁那唱,俺也知不道你唱,俺也听不到你唱,俺也没去听,那人家就不给你,给的少,那时候俺养家糊口就养不住了。

  “人是铁饭是钢”,艺人也离不开平日的吃喝拉撒。当“下海”这个当时的时髦词儿占据了90年代的主旋律后,吴桂兰终究没能抵过生活的压力,开始做起了她并不熟悉的服装生意。

  吴桂兰:中间我改行做生意了,卖服装,干了有5、6年,生意好,那时候下海我卖上海服装,说实话我一天都能赚个千把,做了几年不中,这不唱不中,唱一辈子了,再不唱就没有了。

  “保住河南坠子”,这一单纯的理由让吴桂兰开始了自己作为民间艺人的第二次“为人民服务”。她推着电瓶车,召集曾经的老艺人,为他们免费提供伙食、住宿,靠着政府每月200元的低保和亲戚的接济,为商丘市民、老年公寓、孤儿院义务演出。

  吴桂兰:哪有收入,喝水都是自己带,就自己一个电瓶车拉着,演员都是爱好者,我说俺组织起来了,搁着唱着玩你来不,跟过去的老艺人一说,人家都来了,十个八个,十几个都有,在一块唱,离的远就搁我这吃、搁我这住。

  唱出名声的吴桂兰终于使河南坠子迎来了自打她学艺以来的第一个“春天”,2007年,吴桂莲曲艺说唱团在商丘市文化局的帮衬下正式成立,并为团里提供了音响、道具等基础设备。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设备的更新在面对后继无人的尴尬时,依然显得那么无足轻重。

  吴桂兰:我现在就想,不管怎样我活一天我也坚持下去,现在我老师就是啥也不要他的,他一个月出去打工几千块钱,他能跟咱学吗,学生还有课外作业呢,俺都得瞅他们的空,不是他瞅我的空了,他们什么时候得闲了,我就是忙也尽量的抽时间去教他。这些孩子都不收费吗?不收,不收费,不收费有的还不来。

  2006年,河南坠子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桂兰有了每年近80场的固定演出,政府买单,老人说,传统曲艺要想活下去,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她希望,这会是河南坠子迎来的第二个“春天”。

  吴桂兰:头一开始那几年给俺七八十场,文化局的。剩下的就靠咱们自己?靠俺自己,过寿的老年人,或者人家开业,现在都是庙会,带着舞台,一天就是1200块钱。没有年轻的,七十多岁的、六十多岁的,最年轻的都是五十多岁的。

  网络搜索“河南坠子”的简介,一句话特别醒目“河南坠子的生存发展遇到空前困难,艺人锐减,演出很少,急需扶持与保护”。吴桂兰不奢望能成为艺术家,她只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保住“河南坠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灭亡,至少,别在她的手里灭亡吧。

编辑:吴海波

关键词:吴桂兰;河南坠子;春天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河南坠子的守望者

十三岁随父学艺,十五岁参加夏邑县曲艺队,拜张汝汉为师。1969年1月,夏邑县曲艺队解体,随丈夫张明义参加永城县曲艺队。

2016-10-25 20:40:00

诱骗盲人老乡来沪乞讨

(记者 栾吟之)李某嫌在老乡开的面馆打工赚钱太少,便把3名盲人老乡诱骗到上海,每天胁迫他们上街乞讨,乞讨收入归其所有。检察机关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涉嫌组织残疾人乞讨罪,遂依法作出批捕决定。

2012-08-14 07:21:27

送医疗、送农技、送演出还送礼包, “爱在乡村”在河南为啥这么忙活?

送医疗 送农技 送演出还送礼包, “爱在乡村”在河南为啥这么忙活?,9月26日,中国乡村之声“广播惠农·爱在乡村”系列公益活动走进“全国十大名村”、“著名红色旅游胜地”——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为当地广大农民朋友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大礼包。中国乡村之声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关注农业,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做有情怀,接地气的公益对农广播。

2016-09-28 13:59: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