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进行时 > 丝路故事

央广网

[丝路故事]丝路使者王敏刚

2015-12-24 15:44: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香港12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在香港举办了一场酒会,这个酒会是在欢迎从内地西部地区远道而来的“一带一路旅游培训班”的学员们。王敏刚是这个机构的一员,这已经是这个培训机构的第八次培训,在他看来,意义非凡。

  “这次大家来香港参加培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与时机。‘一带一路’刚刚启动,它最主要影响的地域还就是在我们西部地区,希望大家能够从国家‘一带一路’的视角把香港的这些经验与你们当地的同时能够分享。”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相聚5000多公里的香港和敦煌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用他们崭新的方式,演绎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2015年,就是今年在推动‘一带一路’配合各方面的事情,我们有了20年的经验,我们还积累了一些资金,所以跟在‘一带一路’的大‘车轮’后面,可以提供一个长远的发展机会。”

  2000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开始得到改善。但是比起交通条件的改善,王敏刚文化旅游理念的推广更加艰难。文化与商业的矛盾,首先难倒的便是负责运营的杜亚东。

  杜亚东说,1998年那几年相当困难,主要的困难来自于别人的不理解。2000年回来以后,一翻账本,账面上只有800多元现金。还外欠了好多钱,自己那时候都不敢到菜市场去,因为菜市场都知道敦煌山庄欠债,欠人钱。文化和商业是有密切关系的,文化是能挣钱的,那你怎么亏成这样?

  其实文化和商业是没有冲突的。文化的力量在哪里?有形的衣食住行做出了我们很多经济的力量,而无形的文化则通过历史的教训,可以移山倒海,可以改朝换代。我们可以取之不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文化的力量很强!

  文化的力量强大但却有些飘渺,它可以移山倒海,却很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变现”,这可急坏了杜亚东。常年的亏损迫使王敏刚开始在策略上做出调整,但文化理念却必须坚守。

  后来,调整一下确实也改观了。但是在文化上,还是要咨询对方的观念。2000年前后,有很多日本游客,他们住酒店是一定要泡澡的,王敏刚说,提出来要安装浴盆。这就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讨论过很多次,后来他表示可以搞浴缸,但不要现代的大理石的,而是要木桶的。

  “既然立足于文化做一个命题,我们就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我们看来欧洲从威尼斯、土耳其,到东方的日本,其实他们对文化旅游的产业都已经有很好的经验了,可内容却没有中国丰富。我们就借他们的过去,思考怎样运用中国的题材,最终还是要回到丝绸之路。历史告诉我们,文化旅游只许一家,是不可复制的。”

  记者:“这个门梁上面都是采用木质结构吧?”

  刘正珠:“对,你看顶上采用的也是莫高窟主要的莲花背景图案。”

  销售总监刘正珠介绍了酒店设计理念。20年前她和王敏刚一起从遥远的东南沿海来到这里。转眼间20年的时间过去了,出生在广东的刘正珠早已成为了大西北的儿媳,并在这里“生根发芽”。刘正珠告诉我们,敦煌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西域坐标,而敦煌山庄则是王敏刚在丝绸之路上重塑的一段汉唐记忆:“你看到外面的墙体,能看到是一种沙甩石的结构,这个与莫高窟的外墙风格是吻合的。当时我们1995年开业的时候,很多来的游客他们有点接受不了,说这个酒店是不是没有完工,还是怎样?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打造,客人们认可了,觉得这也是一种特色,是文化的东西。”

  记者: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理解你的这个想法。

  王敏刚:是的,还骂我。因为他说比我家的还土,他们都不做青砖,他们家中当时早已经是瓷砖了。每一个地方发展的过程,人还是要经过一个思考,现在慢慢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体会到,还是老祖宗留下的一些东西。

  在敦煌山庄的大厅正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壁画,叫做《丝路英豪》。而在我们心里,这幅画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使者》。王敏刚就是第一位奔波于西域与香港,穿行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使者。

  王敏刚说:“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一个丝路的使者,每个人都有一个文化使者的角色在那里。无论你是经商,还是从事社会事业,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起到一个交流的作用。作为一个使者传递信息,我希望传递大家比较少提到的,那就是丝绸之路的精神。所谓丝路精神就是要把丝绸之路的实体扩展到一个精神领域,每个人都可以分享。”

编辑:高梦蝶

关键词:一带一路;香港;敦煌;酒店

说两句

相关阅读

[丝路故事]“巨人”的握手(下):终极目标——自由贸易区

事实上,“合作共赢”正是促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快速对接并升温的秘密所在。

2015-12-24 15:31:00

[丝路故事]“巨人”的握手(上):火车一响 货通其畅

从2013到2015,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一共会晤了15次,平均不到三个月就握一次手。而就在他们第11次握手的时候,这两大经济战略实现了历史性的对接。

2015-12-24 15:22:00

[丝路故事]“巨人”的握手上:火车一响 货通其畅

从2013到2015,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一共会晤了15次,平均不到三个月就握一次手。而就在他们第11次握手的时候,这两大经济战略实现了历史性的对接。

2015-12-24 15:22: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猜你喜欢

视觉焦点

推荐视频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