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记者沿甘肃河西走廊走访发现,在这个国内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制种企业侵权生产几乎已成普遍现象。“不侵权,活不下去!不夸张地说,大多数制种企业或个人都涉足过侵权生产。”一位知情人说。

  甘肃每年生产的玉米种子约占全国七成,对保障国家用种安全举足轻重。今年以来,当地政府重拳打击无证和侵权生产,习惯于侵权为生的中小种企生存压力陡增。

  执法人员查看侵权地块

  酒泉某地铲除侵权玉米种子

  未经授权私自繁育别人的合法品种,相当于巧取豪夺,不仅侵犯品种权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扼杀了品种创新活力,成为打赢种业翻身仗的最大障碍。玉米种子侵权生产为何如此普遍?生产型种企为何一窝蜂侵权?记者就此调查发现,打击品种侵权,单纯依靠监管执法难以奏效,中小种企大规模侵权背后另有根源。

  -01-

  代繁乱象:调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侵权生产玉米种到了什么程度?记者调查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在酒泉市瓜州县,仅这一个县,我们今年就发现了28个侵权生产点,在甘肃,我们初步调查,估计被侵权的面积高达上万亩。”先正达集团中国知识产权律师李树芬向记者透露。

  先正达集团中国调查员在田头发现的侵权玉米种

  在酒泉市一位从业20余年的种企负责人眼里,表面上看,当地代繁生产的玉米品种五花八门,但细究起来,合法生产的品种寥寥无几,其他都是侵权品种。

  一位在新疆和甘肃两地从事代繁玉米种业务的业内人说,甘肃三大玉米制种基地中,武威、酒泉、张掖生产侵权玉米种现象较为普遍。

  除了拥有资质的中小代繁种企偷偷摸摸生产侵权种子,还有无法统计的个人进行私繁。上述业内人士介绍,以酒泉为例,正规玉米种企制种面积大约有11万亩,其余约10万亩系个人无证生产,后者基本都是侵权生产。

  大量侵权玉米种被铲除

  先正达集团中国从2019年启动了大规模打假维权,李树芬介绍,玉米种子侵权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拥有品种权的种企委托代繁企业生产,但代繁企业玩猫腻,生产出种子后,一部分上交委托方,另一部分以更高的价格与加工销售企业私下交易;第二种是无人委托,生产企业或个人侵权生产或私繁乱制;第三种是下游加工销售企业委托上游代繁企业或个人生产,回购后套包销售。

  -02-

  维权困局:铲除容易补偿难

  面对大面积侵权,近些年,很多大型种企展开了维权行动,但遇到的困难远超想象。

  今年,先正达集团中国派驻了20多名调查员在甘肃各个玉米制种基地巡访,对他们而言,遭遇盯梢、谩骂、围堵可谓家常便饭,严重时甚至会被殴打。

  “有一次,侵权人为了转移种子,把我们的车辆围堵了一夜,整整12个小时,直到他们将侵权种子藏匿后,才放行。”先正达集团中国一位维权调查员介绍。

  9月16日在瓜州县河东镇双泉八组,先正达集团中国的调查员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围攻。期间,部分调查员被锁喉和殴打,当地派出所两次出警,事态才平息。

  先正达集团中国维权调查员的车辆被扎胎

  除了人身安全,打击侵权最大的困境其实在于对制种农户的补偿。发现侵权地块后,一般的做法是铲除,但铲除容易补偿难。很多侵权企业或个人赔不起,难题甩给了执法部门和维权企业,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

  记者了解到,在甘肃,代繁公司通常给制种农户按亩产值保底。近两年,由于商品玉米价格飙涨,制种费用也水涨船高,给农户的保底每亩最高已达3200元。可以想见,要打击大规模侵权,就会涉及到给农户大笔的补偿,实力弱的代繁企业被索赔,结局意味着破产。

  这是打击种子侵权最大的障碍。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先正达集团中国从制种农户手中以市场价回购侵权种子,近两年为此付出了超3000万元。“但这对企业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这种方式显然不可持续。”李树芬说。

  对抢收回去的侵权玉米种进行破碎

  -03-

  孤注一掷:为了生存,不惜铤而走险

  既然侵权可能让自己倾家荡产,甚至还有坐牢的风险,为何还要铤而走险?

  武威一位种业人士说,被侵权的都是市场热销的品种,不愁卖,价格高,销路广,深受黑吉辽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农户的青睐。“除了被维权企业打击的风险,其他没有风险。”

  甘肃制种基地一百多家持证企业大多数都属于生产种子的代繁型企业,令人不解的是,从事代繁业务为何无法养活企业?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直言:不侵权,活不下去!

  据了解,甘肃武威、张掖、酒泉等制种基地大约有120-130家生产企业,一方面僧多粥少,代繁大品种的订单毕竟有限;另一方面,代繁本身风险也很大,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和市场波动,一批公司会倒下去。“为了生存,就要侵权畅销品种。”多位代繁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制种极易受到天气影响。比如今年,甘肃很多制种基地前期遭遇长时间低温寡照,后期高温天气延续近一个月,导致玉米授粉差、结实率低。“这种情况下,既要按照合同约定交付给委托方足够的种子,否则就会面临扣款,还要保底制种农户的亩产值,代繁企业利润很薄,甚至要亏损。”上述业内人士解释。

  种植端免不了天灾,在市场端,代繁企业还要面临合作伙伴的违约风险。“如果种子畅销,上游委托企业会按量按价收走,如果下游供过于求,这些委托企业可能就不收了,或者收了拖延付款甚至不付款,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敷衍。这种情况在行业非常普遍。”

  在上述人士看来,在玉米种子产业链上,如今几乎所有的风险都集中到代繁企业身上,“就好比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酒泉一位私繁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侵权大品种,制种企业一亩毛利能达到900-1000元,正规的代繁一亩毛利四五百,而且由于天气和市场风险,这500元的毛利并没有保障。

  畸形而无保障的代繁产业链,再加上对非法高额利润的追逐,让一些人不惜以身试法。

  -04-

  育种之痛:不搞科研,等死;搞科研,找死!

  最近十年,玉米种子供大于求,行情长时间低迷,单纯的代繁业务越来越难支撑生产型种企生存,一些有一定实力和资金的企业便做起了“科研梦”,期待通过研发自有品种突围,而不是简单地替别人代繁。

  这条道走得通吗?记者走访了武威、酒泉多位种企负责人,大家的回答异口同声:不搞科研,等死;搞科研,找死!

  “国家提倡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提出来的意见很好,但没有很好的办法去支撑。”武威一家龙头种企的负责人诉苦说,最近十年,公司先后投入大约2000万元,聘请专家研发新品种,育出了很多审定品种,看起来不少,但这些品种大没有突出的特点和卖点,没有销路。“花了这么多资金,只得到这样的结果,如今一提到科研,我就哭笑不得。”

  酒泉田旺玉米研究所张建明也有惨痛的科研经历。

  为了育种,张建明投资在东北建有四个试验站,在酒泉、河北廊坊和海南都有固定的实验基地。“即便如此,我们只搞出了两个小品种,根本养活不了公司。”张建明说,科研投入是无底洞,如今他在银行的贷款已经高达4000万元。

  在甘肃走访,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因为研发新品种太难,基本靠撞大运,因此多数种企和育种家其实只是高级模仿秀,在别人的品种上修修改改,然后便以新品种的面目推向市场。

  “现在品种审定门槛太低,只要达到2~4个基因位点的差异,就可以认定为新品种,导致品种同质化门槛严重。”采访中,种业人士纷纷反映。

  没有强大的且可持续的科研投入,单靠中小种企的小打小闹,不可能研发出大品种。多位种业人士告诉记者,国内最近三十年基本没有研发出突破性的玉米品种,现在国内畅销的大品种问世都有二十多年了,育种机制急待变革。

  品种断代将威胁粮食中长期安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宋敏研究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品种是有生命周期的,过几年就会衰退,如果没有原始创新,没有大的品种不断推出,那么未来发展的根基就会丧失。

  -05-

  振兴之路:千军万马搞科研,不如分工联合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有专家预测,随着消费升级,玉米供应缺口或将长期存在。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玉米平均单产偏低,仅有420公斤,而美国高达730公斤。提升玉米育种技术,发挥品种增产潜力,是种业翻身仗的重要内容。

  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国内近千家玉米种企千军万马搞科研,不仅育不出新品种,反而造成行业内卷,一些生存艰难的中小种企便不惜冒险去侵权,进而形成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未来的路怎么走?

  “80%的中小种企正在苦苦支撑,都在等待龙头企业收购,这是我们的真实心声。”武威市一家骨干种企负责人认为:“国家提倡兼并重组,我觉得这个提法好,比如科研,兼并重组后就不会出现重复性的劳动,形成合力,节省资源浪费。希望龙头企业包括央企能进来,我们这种企业正在等待机会。”

  张建明也认为,未来的出路在联合,大型种企做好科研,代繁企业做好生产,销售企业做好推广,分工合作。

  作为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集团正在推出种业繁荣计划,它的核心思路与上述中小种企的想法不谋而合,发挥产业链上各方优势,做大做强中国种业。

  据悉,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繁荣计划志在打造一个全栈式共创商业平台,本质是市场资源的战略合作,面对的合作伙伴是有意愿、有能力、合法合规经营的种企或者销售精英。其中,对于有研发育种能力的企业,先正达集团中国在性状、品种或亲本上进行单独或组合授权许可;对于没有自有品种优秀的销售型公司提供定制业务,提供包括性状+品种+生产供应+种衣剂的成品套餐,再通过他们的渠道以及他们自有品牌销售给终端农户。

  “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种业繁荣计划,让代繁企业有合法的优秀品种可生产,让销售企业有合法的优质种子可卖,解决种子侵权屡禁不止的根源,推动品种原始创新,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覃衡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