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网评配图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面向未来,清华大学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清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殷切期望,也为高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时代的呼唤和必然要求。新时代,高校必须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把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任、担大任作为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标,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一切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出发,把理想信念、优良品德、过硬本领和担当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者,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先生”。

  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努力提升贡献度。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是人类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集大成者,也是人类的思想库,能够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持,不断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当前,高校当面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任,务必定位高远,追求真理,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类福祉,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要围绕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战略,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不偏离航向、不迷失方向;要“与真理为友”,坚守对“真理”的永恒追求,敢于挑战未知世界,用知识和智慧帮助揭示和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作出有益于国家和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解决国家与人类重大问题,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创新以及产业技术变革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努力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基地,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高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围绕“卡脖子”问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提升科研原始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优化学科设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力争“传递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贡献中国方略。

  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继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只有不断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才能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已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高校理应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内涵式发展。要在“放管服”的改革思路下,合理确定职责权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高等教育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的实际分离;要不断调整和改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推动向社会和市场办学转变,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向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转变;要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继续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不断释放办学活力,促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

  把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始终是根本法宝。新时代,高校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要聚焦政治建设,实施“铸魂”工程,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和师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聚焦思想建设,实施“领航”工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全过程;聚焦队伍建设,推进“脊梁”工程,打造一支能打胜仗、敢打硬仗的管理干部和教师队伍;要聚焦组织建设,推进“强基工程”,努力提升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聚焦勤廉建设,推进“清风”工程,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校园文化氛围。(作者:冷桥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