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秦思

  百节年为首。渐渐地,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已经向我们款款走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回家过年”也是很多在外游子的过年习惯。但今年春节有点特别,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中办国办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就地过年。

  物资保障充足,过个幸福中国年。衣食住行,样样皆为民生必须,过年期间更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为让就地过年的人们过个好年,多个省份就出台了发放消费券、旅游门票、助企服务等“实招”“暖招”。为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大大小小的商超市场里琳琅满目,新鲜蔬果、乳肉蛋奶、米面粮油、糖果点心、酒水饮料铺满了货架。有着充足的物资保障,我们将度过一个幸福中国年。

  关怀无处不在,过个暖暖中国年。过年,意味着亲朋团圆,意味着温馨关怀。即便不回家,在外的人们依然感受到了暖暖的关怀。比如,对于选择就地过年的员工,越来越多企业改善了宿舍食堂服务、发放了留岗补贴。一些街道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送到群众身边。爱心在徜徉,关怀在集结,温暖在放大,这也都足以表明:此心安处是吾乡,祖国处处有温暖。

  文化丰富多彩,过个文化中国年。“年味”是什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很多人们认为,“年味”就是那多彩缤纷的年俗文化。为丰富留守群众的娱乐生活,“网络中国节”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已经在农历小年正式上线。眼下,各地也正在下大力气提供丰富多彩的假日文化、周边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的便捷服务。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外的人们将度过一个文化中国年。

  “互联网+春节”,“年味”更香醇。经过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标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春节的不断粘结,“年味”也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即便不能回家,我们也能够借助互联网购置到家乡的特产。诸如年夜饭、鲜果蔬菜、半制成品等等,也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及时送达。“互联网+春节”深度结合,让就地过年更便利,让“年味”更加香醇。

  “斗柄回寅”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新岁开启。千百年来,“过年”在中华儿女中久久流传;不管身在何方,“年味”自始至终也从未走远。有着充足的物资保障,有着无处不在的关怀,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即便选择了就地过年,我们依然能够过个幸福的、暖暖的、美美的中国年。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一定能够迎来千家万户团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