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2月14日电 题:扶贫车间里的脱贫“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张磊、王飞航

  在“嗒嗒嗒”作响的缝纫机旁,张玉娟抓起新衣裁片一只手拉、一只手推,熟练地“游走”在手指与针线之间,很快便锁好了边。她所在的扶贫车间里,有100多名和她一样的妇女,忙碌着裁剪、缝纫,正在赶制一笔30万件销往东南亚的服装订单。

  她们多数住在车间附近的惠民家园小区,这里是山西省榆社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安居房。从2016年开始,榆社县政府对9614名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困群众进行搬迁。散居在山窝窝里的村民住进敞亮、温暖的楼房,供电供水都有了保障。

  今年39岁的张玉娟过去是榆社县箕城镇北枣林村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18年底,她和家人告别穷山沟,搬到了惠民家园,一家四口住在一个6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小区冬天不用烧炉子,拧开水龙头有清澈的水,出门就是超市、药店,生活太方便了。”张玉娟说。

  进城容易,扎根难。当时,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老公在外地饭店打工,面对吃穿住行都要花钱的城镇生活,张玉娟担心下山以后靠什么生存呢?

  “最难的还是就业。”榆社县箕城镇书记张童表示,要通过创业、务工和发展产业,来改善搬迁民众的生活,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为此,榆社县针对搬迁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出“就地就近、居家灵活、劳务输出”三种就业方式,帮助搬迁群众实现了“就业无门”向“选择就业”的转变。

  2019年7月,张玉娟成为山西森宏服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员工。公司就在家门口,工作时间也很灵活,方便照顾上初中的孩子,挣钱和照顾家人两不误,她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

  几乎零基础的张玉娟,被送到福建泉州进行了3个多月的技能培训,现在已经是扶贫车间缝纫一组组长,还带了十几个徒弟。“想都不敢想,种了半辈子地的自己也能成为工人。”她说。

  “现在自己每年能挣近3万元,老公打工年收入三四万元,不仅摘掉了贫困帽,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张玉娟欣喜地说,前两天还刚领到9.5亩玉米地的流转托管补助4000多元。

  张玉娟一家的生活变迁只是山西省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的一个缩影。山西省“十三五”期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36万余名贫困群众搬出大山。为确保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全省共建成1009个扶贫车间,并扶持了452家扶贫龙头企业。

  山西省扶贫办副主任张建成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保就业,特别是保贫困劳动力就业,就是兜住了最大的民生底线,也筑牢了巩固脱贫成果的坚实防线。

  为了防止因疫返贫,山西省出台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的28条具体措施,多措并举确保贫困劳动力就业促进增收。截至10月底,全省返岗务工贫困人口达到89.55万人,比去年增加7.7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