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光明日报记者 吴春燕

  9月28日,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启动暨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举行,计划总投资1841亿元,65个项目同日按下启动键,场面震撼。中新广州知识城(以下简称“知识城”)地处广州市几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湾顶”,距广州中心城区35公里。知识城从8.08平方公里起步,何以由曾经乡村郊外的阡陌田舍,蝶变为如今23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

  时间回到2014年4月4日,知识城仍然是一片片黄土。一周前,知识城刚打下新城建设的第一根桩。这一天,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陈培进正忐忑不安地迎接前来视察的时任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前总理吴作栋。在知识城腾飞科技园里,陈培进依稀记得:“我们就站在这块地上,接待了吴作栋先生,这块地上还有一个小山坡,我们就站在山坡上给他‘画饼’,说未来有凤凰湖,有各种项目,跟他说了很多,但心里真的没底,不知道到底怎么开发。”

  2016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作为全国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改革试验田”,知识城如何撬动知识经济变革,开启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飞跃?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介绍,知识城大力实施知识产权驱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改革工作。该区出台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专项政策,是全国唯一实现“专利、商标、版权”统一管理的园区和知识产权保护元素最集中的区域。这里的知识产权服务园聚集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中新国际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类知识产权机构100余家,其中广东审协中心专利审查结案能力突破每年17万标准件,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该中心副主任董琤说,目前知识城的知识经济发展要素高度聚集,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2018年4月1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中国—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知识城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着力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的指示要求,抢抓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的战略契机,全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我们把营商环境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珍视和呵护”。周亚伟表示,广州开发区先后出台了“暖企8条”、“稳企6条”、产业发展四个“黄金10条”2.0版、“新基建10条”、“绿色金融10条”等政策。“知识城建立之初,我们招商非常困难,拉了很多企业进来,他们看了一眼,觉得很难,走了。”陈培进记得。如今,广州开发区不断刷新政策体系,相继从产业、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搭建政策“10条”家族,让资本大鳄闻风而动。

  2019年9月20日,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投产,标志着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成为历史。从2018年3月开始打桩,到2019年9月正式投产。短短18个月,粤芯半导体从无到有建设投产,填补了广州缺“芯”的空白,还为广州市串联起了从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的一整条产业链,奋力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粤芯半导体副总裁李海明说,从建设厂房时的一片荒地,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迅速完善,粤芯周边的配套越来越好。粤芯半导体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发展是所有来这里投资的企业的缩影。

  就在粤芯投产7天后,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研发生产的加速度,离不开“知识城加速度”。以前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办完的手续,在知识城一天内全部办好。周边各类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政策的出台,也为百济神州吸引世界各地高精尖优质人才提供了保障。在全世界3家使用KUBIO全新技术生产PD-1药物的企业中,百济神州本来是起步建厂最晚的一家,而现在,百济神州后来居上,将成为世界第一家实现该技术最早商业化生产的企业。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刘建说:“广东具有产业生态聚集效应,特别是广州开发区,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全国其他城市非常少见。”

  时间来到了2020年,经过“十三五”以来的飞速发展,知识城厚积薄发、破茧蝶变,不仅新建的凤凰湖风景如画,知识城更是迎来项目建成投产爆发期,令人惊叹的数字有一长串:引进重大项目165个,在建企业投资项目79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3000亿元……陈培进想象中的全新的城市,已经梦想成真。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5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