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私,而天下自公”,出自(东汉)马融《忠经·广至理章第十二》,意指不怀私心,天下百姓自然而然变得公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引用了这句古语,并指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

  99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答案就在这句话。“不私,而天下自公”。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这个“根本”就是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这个“大利”就是人民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曾经说:“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就是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党从成立第一天起就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让我们从历史中再一次感受党的初心和使命:

  一块彰显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石碑

  这是一块保存在四川省宝兴县境内的红军标语石碑,上面刻着“共产党是为穷人谋解放谋衣穿谋饭吃”等字样,这些朴素的话语,鲜明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张深得民心的红军布告

  图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长征文物——《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布告长71厘米、宽50.4厘米。

  这张布告的背后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1935年4月,红军长征来到贵州省关岭县(现镇宁县)板袍村。当时,村中流传着关于红军的谣言:红军来了会抢劫,红军会强拉人参军……除了一位50多岁的布依族老人杨登凤外,其他村民由于听信敌人的谣言,都躲到深山老林中去了。红军得知情况后,将这块布告交给老人,告诉老人,红军是有严格纪律的军队,不像国民党军队、土匪豪强到处烧杀掳抢,并且红军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地主的压迫。

  通过与红军接触,看到红军严守纪律,杨登凤相信“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热心为他们张罗食宿,并帮助部队张贴《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还向乡亲们宣传红军。

  红军开拔后,杨登凤将这张布告藏了起来。无论是面对地主和国民党军队的逼问,还是面临杀头的风险,杨登凤始终不吐露布告的位置,始终相信,红军终有一天会再打回来!板袍村解放了,杨登凤日夜盼望的这一天终于到来。1952年,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把《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献给了人民政府。而这张布告,也成为人民与红军之间深情厚谊的见证。

  一场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踊跃支前。资料图片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在淮海战役66个昼夜的战火中,543万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身后就有9名普通百姓“护航”。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动员了88万辆。陈毅同志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淮海战役纪念馆,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再现了那场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大战。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看,深有感触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献。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岁月流淌,初心永恒。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来没有动摇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展现。

  “不私,而天下自公。”正是因为坚守初心和使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我们党才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展现出光明灿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