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地利狭长的极不规则的版图上,汇集着无数光辉的音乐历史:它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世界,也是舒伯特和约翰·斯特劳斯的乐园,还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炼狱。在《音符上的奥地利》中,知名音乐评论家刘雪枫带领我们行走奥地利,共享音乐盛宴。

 

  2009年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巴伦博伊姆的“海顿年”

  2009年在维也纳是一个特殊年份,200年前的5月31日,“交响曲之父”约瑟夫·海顿在入侵法军的炮火中病逝于玛丽亚希尔法附近的寓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海顿年”,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首演了海顿“告别”交响曲第四乐章——乐师们在观众的开怀笑声及喧哗中停止演奏,一一离去,以一种近于搞怪的方式表达对海顿式幽默的温暖敬意。

  然而,正是在这首海顿作品中,巴伦博伊姆为整场音乐会奠定了基调,他的维也纳风格显然更属于海顿式甚至莫扎特式而非施特劳斯,他在海顿这首并非分量足够的乐曲中似乎一下子复活了,那种源源不息的生命力扑面而来,无论是分句呼吸还是节拍递进都那么浑然天成,沁人肺腑。

  维也纳爱乐的新年音乐会就这样在临近结束的时候印上了海顿的标记,它本应是热闹的顶点,却在现场观众还没有欢乐够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迎来了“安可曲”,一气呵成的《心满意足波尔卡》之后便是年年期待的《美丽蓝色的多瑙河》及《拉德茨基进行曲》。

  对于热衷收藏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唱片的人来说,巴伦博伊姆执棒的2009年肯定具有特殊价值,虽然还不能马上将其与六十余年前的克莱门斯·克劳斯的成就作简单比较,但是在1987年卡拉扬、1989及1992年卡洛斯·克莱伯、2001及2003年哈农库特、2008年普雷特里之后,巴伦博伊姆毕竟继续维护了爱乐者心目中的“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的高品位及高水准。他的亲和力也许远不及更受现场观众欢迎的马泽尔、梅塔或穆蒂,但作为录音制品,它毫无疑问将成为维也纳“通俗音乐”的演绎经典,在每一位爱好者的唱片架上占有一席之地。

  刘雪枫,知名音乐评论家,古典音乐推广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著有《贴近浪漫时代》《德国音乐地图》《朝圣:瓦格纳的拜罗伊特》《交响乐欣赏十八讲》《和刘雪枫一起听音乐》《给孩子的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