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1月13日消息(记者黄倩 通讯员严偲偲)以“共建活力湾区,携手开放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今日(1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下午举行了“科学与中国”院士巡讲活动——信息与生物技术(IBT)院士论坛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

  院士论坛现场 央广网记者 黄倩 摄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政府主办,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承办。论坛特别邀请到瑞士科学院院士、美国发明科学院院士霍斯特·梵格(Horst Vogel),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唐金陵,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须成忠教授围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热点问题做主题报告。

  其中,霍斯特·梵格院士以《利用顶尖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推动现代药物研发》为题,分享了生物芯片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针对膜蛋白药物靶标,进行新药发现的前沿生物科技。唐金陵院士在《大数据医学研究的机遇和挑战》报告中指出,医学大数据具有方便、经济、快捷,变量数目多,科研究范围大等诸多优势,但仍面临着缺乏真实数据及病因研究设计等挑战。他表示,只有与流行病学结合,大数据才能充分发挥其推动医学研究的作用。

  多年从事精密制造领域相关研究的杜如虚院士以《韧性智能制造》为题,总结了当今韧性制造系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制造技术创新、植入应变机制系统等解决方案。须成忠教授则以《智慧城市中的数据智能》,探讨了如何实现城市数据的高效获取与精准感知,如何解决城市感知数据的碎片化等问题。

  作为高交会的特色品牌活动,院士论坛自2006年起已连续举办14年,累计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会士/院士及相关领域知名学者超60人参与论坛演讲或讨论,话题从科研到产业,从创新到创业,从智能技术到生命健康,成为论道前沿的高水平活动。

  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合成所揭牌  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还举行了多项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其中,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合成所”)正式去筹,成为深圳先进院的第7个研究所。同时,四家实验室正式落户深圳先进院,为深圳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增添新动力。

  据悉,合成所于 2017 年 12 月 2 日成立,近两年来,已产出多项重要科研进展,分别发表于《自然》《自然·通讯》等顶级学术期刊。目前,合成所已汇聚一批国内外合成生物学领域领军科学家及青年骨干,团队规模超 400 人。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力求将合成所发展成为国际上具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

  4家实验室落户深圳先进院  主办方供图

  签约仪式上,4家实验室正式落户深圳先进院,分别为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脑联结解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医学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粤港澳人机智能协同系统联合实验室。

  其中,中科院定量工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聚焦人工生命体系的理解、重塑与扩展这一重大科学挑战,开展合成生物学和工程生物学基本原理、基础方法和医学转化应用研究,解决基础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并带动应用示范,为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基础理论原始积累、生命健康领域源头创新及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支持,致力于发展成为我国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中国科学院脑联结解析与调控重点实验室瞄准脑科学与脑疾病重大问题,研发神经环路解析与调控研究的关键技术,重点关注药物成瘾、慢性疼痛、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症以及情绪相关疾病的脑联结组异常机制,探索防治新策略。同时,发展特定神经环路示踪技术、高时空精准的神经环路功能调控技术,以建成脑联结研究领域国际一流的创新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基地。

  中国科学院医学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旨在引领我国医学成像前沿创新,突破医学成像设备研发过程的关键技术瓶颈,打造从实验室原型样机到产业化的工程服务平台。该实验室将聚焦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间长期缺失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工程问题,为高端医学影像产业提供成套的系统性工程解决方案。

  粤港澳人机智能协同系统联合实验室结合国家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通过粤港澳三方的紧密合作,汇聚粤港澳创新资源、创新科研合作模式,推进人机智能协同系统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团队培养引进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