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600余件海外流失文物回国“聚首” 流散国宝是这样被“追”回的

2019-09-18 07:11:00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天,《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600余件流失海外文物在京聚首,展览分四部分展开。

  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介绍,该展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展览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300余批次、15万余件回归文物情况,精心遴选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参展,为观众挖掘讲述了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与精彩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文物安全,部分珍贵书画将交替展出真迹与复制品,《伯远帖》《五牛图》和《潇湘图》《祥龙石图》等四件书画真迹各展出一个月,《中秋帖》《韩熙载夜宴图》目前正处文物休眠期,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其复制品。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中下旬。

  亮点

  六件兽首铜像齐聚“圆明梦归”

  进入序章“圆明梦归”单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件兽首铜像,在圆明园景观背景板映衬下显得庄严而又肃穆。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后流失海外。展览现场不仅展出了回归祖国怀抱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鼠首、兔首,还同时展出了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的仿制品,用这种方式让它们实现了“团圆”。以圆明园兽首铜像由散到聚的今昔对照为引线,展览折射出中华民族从屈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永乐大典》亮相“昔往今归”

  穿过“圆明梦归”单元,来到“革故鼎新 昔往今归”单元,观众可以看到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返还的《永乐大典》与义和团团旗、从香港抢救征集的珍贵文物等展品。《伯远帖》也亮相此单元。

  1951年至1958年间,苏联先后3次向我国返还64册《永乐大典》。1955年12月,民主德国向我国返还3册《永乐大典》和10面义和团旗帜。

  在展品旁,还首次公开了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拍摄的内容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接受民主德国总理归还10面义和团旗帜和《永乐大典》的场面。

  海外千余件文物“殊途同归”

  “多措并举 殊途同归”单元展现了从英国追索三千件文物、从美国追索王处直墓浮雕、颐和园文物回归、龙门石窟石刻佛像等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立足双边合作,探索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有效途径。

  展厅中有一处集中展示了回归的颐和园文物。据介绍,1993年,美国企业家莫里斯·格林伯格先生以重金购得这批铜窗,无偿赠还我国。此前,英国安布罗斯·哈丁博士无偿赠还了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自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清代铜鹤等文物。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回国“首秀”

  最后一个单元“协和万邦 四海归心”,展现了从法国追索秦公墓地金饰片、从英国追索圆明园青铜虎鎣、美国返还文物、意大利返还文物、从日本追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等重要案例,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与发展。

  据悉,刚刚“回家”不久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完成了回家后“首秀”。整组青铜器鼎、簋(gui)、盨(xu)、壶、甗(yan)、霝(ling)器类同现,品类丰富,铸造精致、保存完整,8件器物均有铭文,多达330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文/本报记者 赵婷婷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除署名外)

  揭秘

  流散国宝是这样被“追”回的

  17日,一批“国宝”文物亮相国家博物馆。它们曾在神州蒙难、家国离乱的岁月中流落他乡、散失蒙尘,有赖多方努力,最终它们得以复归故土。

  “追”宝

  为国为民“追”宝

  神秘小组建功

  从皇家紫禁城到人民博物院,故宫目前拥有超过186万件(套)文物藏品,奇珍异宝灿若群星。众所周知,一些珍宝有着失而复得的曲折经历;鲜为人知的是,“追”宝回国的传奇中,总有一个神秘组织的身影……

  “凡是‘国宝’,我们都是要争取的。”文化部文物局首任局长郑振铎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当时,这个神秘组织刚刚千方百计成功为新中国追回了《中秋帖》和《伯远帖》。

  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并称“三希”,被清乾隆帝视为稀世珍品,是国宝中的国宝。清末世局纷乱,《中秋帖》《伯远帖》被清逊帝溥仪携出紫禁城,其后几易其手,辗转至香港。

  1951年10月,文物圈中传出两帖即将询价出售的消息。为防中华瑰宝失散,神秘组织火速启动抢救工作。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的王冶秋奉命偕同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等人星夜兼程,南下谈判。其间斗智斗勇,最终成功购回国宝。

  这一神秘组织正是“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由清末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战祸不断,国难经年。大量国宝珍玩南流至香港,令各路文物商贩、藏界老饕垂涎。新中国成立之后,为避免国家永失珍宝,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心下,由文化部文物局建立“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为中国人民“追”宝。

  举步维艰、筚路蓝缕,秘密小组在“二希”之外仍成功征集了唐韩滉《五牛图》、宋徽宗赵佶《祥龙石图》等许多珍宝。

  “所有在港要收购的文物,请统计一下:共有若干件,共需多少款?并且分别‘最要的’‘次要的’,以便一次请求外汇。”

  “陈仁涛的古钱,如能在九十万港元左右成交,决当购下。惟本年度预算不多,需在明春才可付出。”

  “谭敬的三件,忽增为六万元,只好暂时不谈了。”

  “行动务请特别小心谨慎,不宜泄露秘密。”

  岁月无情,旧人不在。但存世墨迹,却将“追”宝者们为国为民“追”宝的浩然正气留驻于乾坤之间。

  献宝

  杨铨护宝周全

  宝璋义赠宝藏

  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有一批别具特色的馆藏文物——数百件极富广东地方特色的石湾艺术陶瓷。它们都来自文物收藏家杨铨先生于1959年至1964年间的捐赠。

  杨铨少时移居香港,亲眼目睹中华文物惨遭盗卖外流,因此立志“尽毕生之力保护中华文物”。日军侵占香港时,即便受尽磨难,他仍排除万难保护藏品周全。然而,这批藏品的未来却也一直困扰着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经过观察,杨铨由衷感到,这是一个真正“注重对文物的保管、整理和研究”的政府,深思之后,他决心将自己珍藏的5000余件文物捐献国家。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接受的最大规模的文物捐赠。文物包括陶瓷、铜器、玉石器、漆木竹器、文具等,时代涵盖新石器至近现代。

  与他作出相同选择的,还有蜚声国际的病理学专家、中国病理学先驱之一侯宝璋先生。

  在1963年至1972年间,他及家属数次择选家藏,将陶瓷、书画、铜器等2000余件文物捐赠给国家。这些珍贵文物此后都被拨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从先秦兵戈到隋唐镜鉴,国宝连结国运,呈现民心。山河破碎、人心浇漓,国宝难免灭失流散;但若举国向上、民心振奋,曾经蒙尘的国宝终有机缘经由一位位赤诚无私的“杨铨”“侯宝璋”之手,踏上回家归途。

  还宝

  《永乐大典》

  因保护法令被返还

  《永乐大典》,命运多舛。这部汇集了自先秦迄明初约8000种古代典籍的“百科全书”,历经朝代更迭、民族劫难,正本早已渺无踪迹、副本亦经久散佚。据统计,《永乐大典》已知存世仅存800余卷、400余册,每一册均极珍贵。

  正是流失《永乐大典》归国,开创了外国政府向新中国返还流失文物先河。

  新中国成立伊始,虽百废待兴,却不忘早早着手建章立制、遏制文物流失。1950年5月,新中国公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令——《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法令严格限制文物出口,切实实施文物进出境审查,迅速扭转了鸦片战争以来国宝奇珍大量流失的局面。

  新中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鲜明态度,赢得了一批国家的尊重。

  1951年至1958年间,苏联先后3次向我国返还共64册《永乐大典》。1955年12月,民主德国又返还3册八国联军侵华时劫走的《永乐大典》。

  如今,《永乐大典》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已有无数观众曾在展览中被它蕴涵的辉煌所吸引,更为它得以归国的传奇而赞叹。今天的它也再不仅以泛黄卷册面貌示人——以它为主题的系列冰箱贴、充电宝、文房套装等文创产品,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受欢迎。

  据新华社

编辑: 许晨阳

600余件海外流失文物回国“聚首” 流散国宝是这样被“追”回的

昨天,《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600余件流失海外文物在京聚首,展览分四部分展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