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青年“圈层化”:从网上的狂欢到现实的孤单

2019-06-06 19:49:00来源:半月谈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青年交往、表达形式不断演变,群体的大规模交流空间渐趋压缩、割裂,场域“圈层化”愈发明显。如何拓展青年交流空间,“不失尴尬”地引导他们主动敞开心扉,避免疏离风险,显得尤为紧迫。

  “不想说,说了你也听不懂”

  当代青年钟爱彰显个性,倡导自我,“三观”的形成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生活阅历不断丰富,信息爱好多元化,“圈层化”逐步成为青年表达场域的主要特征。

  青年是互联网原住民,诉求表达的主阵地在网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90%以上的青年认为互联网在自己的生活中重要或很重要。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说:“短视频、游戏论坛、直播室、视频弹幕网站才是年轻人交流的平台,KTV不去了,各类‘K歌软件’却大行其道,这是交流场所变化的缩影。”

  然而,即使年轻人之间也不是沟通无障碍。上海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说:“如今的年轻人和其他人群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交流和表达越来越小众化,‘圈里圈外’常常无法真正相互理解。只追捧自己圈层的热点。”多个青年大V向半月谈记者表示,自己更信奉“话不投机半句多”,在自己认同的群体中交流更舒适。

  分众化互联网产品为圈层交流提供了空间。年轻人以共同的兴趣、喜好聚集成一个个圈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并成为众多网络流行文化的发端。“军事”“古风”“虚拟偶像”等圈子五花八门。

  社会飞速发展,青年与长辈代际鸿沟明显加深,疏离感更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说:“现在媒体的热词往往不是学生群体的热词,社会主流关注点往往不是青年关注点,这会带来凝聚力下降,各方面社会成本提升。”

  部分年轻人出现“社会疏离”倾向

  从“网上的狂欢”到“现实的孤单”,从“没人听我说”到“我不想对别人说”。半月谈记者调研后发现,当代青年表达意愿下降,倾听他们的声音、获取他们的真实想法不容易。

  作为独生子女,一些青年拥有独特的生活逻辑和表达方式。大学刚毕业就开始养猫养狗,自嘲有“社交恐惧症”的不在少数。既渴望被认同,又难以解除警戒心态。

  有些青年,因长期缺乏沟通伙伴,表达意愿、表达能力退化,出现与社会疏离的倾向。甚至认为“没什么好说的”“生活不就是这样”。

  确实,青年的信息获取能力、思辨能力较父辈有了显著提升,“以过程讲道理、以专业讲故事”对青年变得愈发重要。他们习惯于凡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专业性强、真诚、温和,而非强势、极端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青年认可。

  知乎CEO周源说,分析知乎问答热度发现,垂直的知识领域、多角度的解答、理智而非情绪化的表达方式,最受当代青年认可。

  共青团中央网络处处长吴德祖说:“现在年轻人有自己的思考,他们对真诚度、真实度的要求很高。”

  年轻人更擅长轻量表达,避免交锋或辩论,但也容易导致真实诉求被隐藏。“现在,在课堂上,很少看到师生因为观点相左而争得面红耳赤,青年人发生观点冲撞的情况也要少于以往,有一种‘顺着说,绕着走’的感觉。”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彬认为,当面交锋的频率低了,并不代表青年人“肚里没货”,而是他们已从“我一定要说服你”变为“你的观点与我无关,我只坚持自己就行”。

  以趣源为基础,不同群体间诉求表达难以找到统一性。很多青年人加入兴趣团队是为了寻找更多的情感和价值认同,而这些认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难以获取。趣源团体更像是一个情感纽带,将拥有一致诉求的青年人凝聚在一起。

  用“话术”“场术”团结“吃瓜群众”

  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当下,青年表达多样、诉求多变,对话门槛升高。一线青年工作者及专家学者认为,要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就要打破与青年区隔的“玻璃幕墙”,切实立足于对青年诉求的现实关照,真正倾听、理解、回应青年,才能感召青年、引领青年。

  做青年工作越来越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只有掌握打开青年心扉的共同语言和方式方法,才能“深度入场”并“共情交流”。

  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廉思认为,掌握青年群体的组织规律和方法,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说三句话人家就不跟你玩了”。只有具备组织能力,才能与青年进行成系统、深层次、不回避的交流。

  “只围观、不表达、不参与”,这是青年间流行的自我画像。团结“吃瓜群众”既要现实感召也要前瞻研判,警惕“建设者”变成“旁观者”。广东省青少年大数据及新媒体中心主任龚庆说:“可以加强社群骨干和社团组织的培育,将社团组织和骨干作为团结青年的抓手。”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需从信息供给和事实论证入手,提升解释力与说服力。“过去是老人教导青年,现在微信里都是青年给老人辟谣。”吴德祖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反哺”时代。

  作为青年新生力量,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陈昶文认为,对于自己及同龄人的思政教育不应“灌输”而应“浸润”,“马克思主义不是一道菜,而应该是每一道菜里不可缺少的盐”。

编辑: 曹宇

聚焦青年“圈层化”:从网上的狂欢到现实的孤单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青年交往、表达形式不断演变,群体的大规模交流空间渐趋压缩、割裂,场域“圈层化”愈发明显。如何拓展青年交流空间,“不失尴尬”地引导他们主动敞开心扉,避免疏离风险,显得尤为紧迫。

关闭